此篇為沙螺灣鎢礦場的初探記,資料方面可另外到由專業研究香港歷史的組織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所作的-沙螺灣鎢礦場資料-篇章。
保存最為完整的一間礦場建築(已確認為礦場辨公室) |
一些礦場設備遺骸 |
鱟殼灣附近沿岸的「海豚石」 |
沙螺灣鎢礦場屬小規模開採,現時礦場一帶的植被生長十分茂密。 路線方面,由昂坪至彌勒山轉向站(往昂坪棧道/360救援徑的路口處)的路段為正規山徑,一般遊人亦能輕鬆走。而由彌勒山轉向站(昂坪棧道/360救援徑路口處)至䃟頭的小路亦有行山隊曾走經,有足夠引路帶,看來最近亦無人走過,灌木林稍密,但亦不難走,沒有任何位置需用到手輔助。及後至由礦場建築附近的山頭下往䃟頭的路段亦與其他小路一樣無何難度。總括來說除了礦場區域的探尋外,其他路段均無何難度(若以5星為難度指標最高標準,不包括礦場區域的探尋,此程可有1.5星)
但 在探礦場的路線方面,由礦場建築附近的山頭路口處開始,如往北面或西面探尋,在到達礦場辨公室處後,由於該處灌木林極之茂密,已無任何路徑,故需硬闖於茂密的雜叢亂藤橫枝中穿插,行進十分緩慢,但我亦盡力探尋了附近一帶的礦場作業遺跡。
在礦場一帶(無需闖林前)尋得了數座礦場的建築遺址、設備殘骸等。有一保存十分完整的礦場建築(已確認為礦場辨公室,見另一新補充資料篇章)於一山頭上。因只有自已獨自一人,安全問題我沒有內探。沿過亦見數處處礦場作業群,及少量礦洞。 由於植被過於茂密,沒有尋得任何礦標。
此處十分難以探索,難以走到深處探尋。礦物的探尋也將難以進行,長遠亦不會再到此探。
另外在尾程順道在約鱟殼灣到䃟頭碼頭之間的海岸小綑,小探岸邊的岩石。另外有另一篇相關路線小記,由東涌往大澳(及粉紅海岸),可在右方標籤「東涌至大澳」處查看
=============================================================================
- 昂坪至彌勒山轉向站(昂坪棧道/360救援徑路口處)
在東涌乘坐23號嶼巴後,到達昂平市集起步 |
自港珠澳大橋(大嶼山北沿海旁)開通後,遊客似乎有所增加 |
返程巴士站 |
路經昂坪市集,到鳳凰徑第4段的入口 |
到昂坪的車站 |
見入口在前方遠後處,在此離開市集範圍 |
纜車的吊索就在頭上 |
回望 |
鳳凰徑入口 |
開始步入鳳凰徑,開首的路段與纜車的路徑相同,就在頭上 |
在此轉右,便開始遠離纜車路徑 |
以石屎砌成的山徑 |
遠望座立山頭的大佛 |
山徑中途左方有一小山頭,我沒有上探 |
望彌勒山、下方的昂坪村一帶 |
經一木橋 |
回望剛才沒有上探的小山頭 |
在此路口繼續前走。開始離開鳳凰徑(右路續),進入彌勒山郊遊徑 |
可見到遠處海旁的港珠澳大橋 |
接近第一個工作點的路段我都在留意一旁有沒有一些礦場的相關物 |
現時最接近的為工作點F |
到此路口走右路 |
一山澗在路旁 |
離開彌勒山郊遊徑,很快便到昂坪救援徑 |
回望,正對上方纜車的路徑 |
將走過電塔下 |
右方彌勒山一帶的山谷 |
回望 |
已很接近彌勒山轉向站(昂坪棧道/360救援徑路口) |
走到彌勒山轉向站的一旁 |
回望路徑 |
見右方的山丘上的小路便是往䃟頭的小路 |
此張照片有種上下不分的感覺 |
工作點F應是在小山頭西南山坡下的位置,因該處是一陡坡小峽(山坡下白色的祼岩位置),當時在山頂上未能意留(角度問題),故未有往探尋 |
彌勒山轉向站全貌 |
今日的天氣相當差,至後的路段更下起微雨(在下午轉放晴) |
續繼前行,開始進入小路往礦場主要區域 |
- 彌勒山轉向站至礦場建築處
在此前走 |
在此進入小路 |
望纜車 |
回望 |
最初的路胚十分清𥇦 |
再走前數分鐘的路程,路胚開始稍不明顯 |
可望見機場 |
愈往海邊走,開始見完整的港珠澳大橋 |
全景 |
也可望到東涌處部分 |
石上披著一層植被,像一隻雀 |
見之後的路程,將沿山脊行走 |
這塊石又似什麼 |
經一石板 |
應有一段時間(估約一個月)無人走過 |
前方山頭被霧覆蓋 |
於首1/4路段後,路徑的植被開始加密 |
角度稍為改變 |
由於中途下起微雨,故植物上截下的雨水被我「人肉吸濕機」在叢間穿插時「吸走」了,衣服弄濕後黏在身上的感覺極差。 |
走過剛看到被霧覆蓋的位置 |
至中段後灌木林更密,但已是家常便飯 |
又到一大石板 |
回望剛沿山脊走過的路程(由遙遠的纜車處沿山脊走到此) |
開始下降,為一段高底差較大的大石段,亦無何難度可言 |
已接近另外的工作點,進入主要的開採區域 |
終見一些碎礦 |
現大約在工作點A、B附近 |
在工作點附近路經一礦洞 |
再前行亦見不少採礦痕跡 |
坑溝 |
在到達礦場建築前的路程,路徑轉為明顯 |
採出的坑溝 |
途經一笪平整的空地,雖現已長滿植被,但以前應有建築在此 |
一些礦坑 |
已下降一定高度,再望機場 另外已可看到那棟保存完整的礦場建築(圖中) |
見被叢林包圍的礦場的建築 |
經一內凹的地塊 |
此處可能曾有些建築,或是露天開採的痕跡 |
再望機場 |
已到達下降至䃟頭的路口(200m工作點附近) 在一帶探尋後,確定了除了往䃟頭的路徑外,其他地圖上的路徑都已不存在 |
- 礦場一帶探尋
見叢中有一礦場設施建築 |
有一些槽位,不知是載水或是載礦石 |
每個槽位大小不一,但深度一致 |
引用資料篇中地圖,現位於約200m工作點附近,見一帶的建築分佈、及現時仍保存完整的礦場建築位置 |
見一旁的藤中有礦場設施建築遺址 |
已塌剩部分圍牆 |
上述建築旁的另一間設施建築,為兩間相鄰建築 間格及建築材質亦相似 |
明顯的出入口位置 |
可能是水管的接駁零件 |
地上有些類似樹根的瘤狀植物 |
一些密叢中的地形稍不同,明顯曾有建築 |
這一帶非常多樹藤,為難走的其中一個原因 |
已見到那保存完整的礦場建築 |
走近 |
叢中只有此處稍開揚 |
這應是礦場辨公室(已確認),至今已有約70年之遠,比起其他已塌的建築(如剛才的數間)此建築仍能保存完整,而比起其他建築的材質明顯不同,為精品建材。建築的面積亦算大,有數個窗戶。 因我只有獨自一人,安全問題未有內探 |
見一旁叢中有些設施物 |
是一類似箱子的殘骸物體 |
金屬材質,似乎是一些機械設備,或設備的外殼零件,左側有一圓形洞口。 已部分生鏽破損 |
在此設備殘骸旁,又見一些物件,故再前探 |
一顆大荊棘樹 |
此處有一凹地,應曾有建築 |
塌餘的數層磚塊、或是一個小型建築 |
一旁的遺骸與剛才所見的設備殘骸似乎為同一物,但此件破損更嚴重 |
在叢中見地上的梯級遺跡(若看不到,可點按查看原圖再細心留意) |
凹地旁有一小段石英脈 |
後繼續在一帶疏林中探尋 又見一凹地 |
地基遺址 |
一件應是礦斗的設備殘骸,明顯見於路旁,只輕微氧化,材質看來不錯 |
骸上的英文字刻,已看不清上方的原文字 |
在此後的探尋開始變得果難,一帶區域的灌木叢林極之茂密,高至頭處或更高 |
但我仍希望到附近不遠的一帶探尋(這是胸前的的拍攝高度) |
繼續向北面一帶探尋 |
終見前方的壕溝 |
此小壕溝為採礦作業的一部分 |
見長壕溝的位置(紅虛線區),由完整建築處穿過密林往至北走,接近180m工作點處 |
沿初段的淺狹壕溝探尋,便會來到深闊的深溝開採區 |
此深溝沿東南至西北延伸超過100米 |
最深位置有約3、4米深 坑溝中開始長出幼樹 |
由於植被太密、行走極不暢,也沒有足夠時間。後不再遠走,以另一側路線走回礦場建築處(200m工作點附近) |
- 礦場下降至䃟頭
探完礦場後,開始回程走下降至䃟頭 |
往䃟頭段的小路於山頂位置上,重見天日 |
路旁仍有一明顯的礦場建築 |
左右各一格槽位,槽的其中一側下方有洞口 |
又見「假菠蘿」露兜樹,但沒想到山上也可見其踪影,以往只在海岸邊見此樹 |
新增說明文字 |
往䃟頭的路段與普通小路一樣,無何難度 |
沿小路下降 |
路上只有小量山竹吹倒的塌樹 |
在一塊岩石上見一由地衣天然而成的「山」字,看來山有靈氣,真是奇妙 |
回望 |
後將接駁前方的彌䃟石澗澗口 |
到達彌䃟石澗澗口,回望往昂坪的路徑 |
右往彌䃟石澗上源 |
續走尾程出䃟頭,沿一水管旁小路走出 |
新增說明文字 |
經一大水缸 |
新增說明文字 |
出路在前 |
終走出小路,回望 |
近入口處立了一細小的警告牌,應是指彌䃟石澗上摩天崖的意外 |
已到䃟頭村(前為士多) |
- 岸邊小綑至䃟石灣碼頭(無命小海灣處離綑)
在到達䃟頭後,我往大澳方向走到了此涼亭處 想到海邊看看,正值潮退故順道小綑一段到鱟殼灣再回東涌 |
涼亭處望對岸機場 |
在涼亭處旁的祼岩下,有一小通道可走往岸下 |
回望 |
只是不到一分鐘便走過的通道 |
走出後便到岸邊,開始綑邊 |
我打算先到鱟殼灣看一眼再走回東涌(䃟頭碼頭前的無命名小海灣) |
故先向左走 |
一來就一高低差稍高的小岩壁,不得不用手了 |
回望小岩壁 |
有些小偉晶岩(pegmatite)晶洞,且破損嚴重 |
在後的沿岸亦可見不少偉晶岩脈/體 |
一小石峰 |
前方有一處小灘 |
回望 |
水也頗清 |
回望 |
岸邊岩石上長滿了海產(蠔、鬼爪螺等) |
此處為上方亂石口的河口 |
#上圖所述、東涌古道下的一小段 |
石上的數字可能是一些山澗標記 |
流水十分清澈 |
有一石英脈在河道旁 |
前望 |
在此有一石塊,酷似一海豚,有眼有嘴,栩栩如生。不知有否其他遊人曾發現此「海豚石」 似得我懷疑是否人為所作,可能以前一帶沿海常見海豚(中華白海豚),故有古人就地取材,並簡單鑿出海豚的石像(純粹胡扯) |
見漁護處的中華白海豚分佈圖,海豚確實集中在大嶼山西至北沿海一帶出現,上址「海豚石」的位置亦在此附近(約在機場左下方) 在古時(指約100年前或更早)應分佈更多、數量亦更多(機場的位置未填海前應亦是海豚分佈稠密的沿海地段) |
有一已風化侵蝕嚴重的偉晶岩塊 |
雲母,風化後外貌與金屬礦物相似 |
又有一石英脈 |
前方有一小 高低差稍大的陡石壁,無可避免又需稍爬 |
頗高 |
回望 |
前方已可見鱟殼灣 |
見一些偉晶岩體 |
前方已是鱟殼灣,不再走太遠,還要回東涌 |
最後回望,開始折返 |
在折返的路徑,我改綑更接近海邊的險位(剛綑的路徑較靠入)以觀察近海旁側的岩石 見一偉晶岩小晶洞 |
見一比較多礦物的偉晶岩體 |
有些金屬礦物 |
後走回至涼亭下的岩岸處,開始真正的尾程綑至䃟石碼頭附近 |
一些青苔地段,要小心 若非潮退這段綑邊路將有一定困難 |
見岩中一些岩脈的並排流動形態 |
回望 |
又見一偉晶岩體,伴有少量綠廉石(見岩中暗淡綠色物) |
見潮夕水位線,這裏若非潮退難度將大大提高 |
一些石英脈 |
已很接近無名小海灣 |
一心形蠔群 |
見一石英脈中帶有綠廉石(epidote)及綠泥石(chlorites) |
沿岸偶有大石 |
前方已到無名小海灣,轉右便到石屎路 |
遍地的貝殼 |
回望 |
在此離綑,走回大路往東涌(前方的小橋) |
- 䃟頭村回程往東涌(逸東邨)
再經䃟頭村,回望 |
小四腳蛇 |
不看腳(手)部,真的和蛇分別不大 |
此處為往彌勒山轉向站的正規山徑入口,即昂坪棧道/360救援徑(上文所到處) |
已回到東涌 |
正專心攝影的遊人 |
侯王宮外的大草坪 |
草坪海旁 |
最後走到逸東邨乘巴士回市區完程 |
此行無收集任何標本,此篇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