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起將陸續制作更多有關香港礦場歷史的研究,並將重新制作粗疏的記事,以提高內容品質。預計需時五年 ***

2019年4月29日星期一

東涌至大澳--半綑《綑邊-紅粉海岸[夜]、鱟殼灣至沙螺灣(鱟殼灣石英礦場、紅粉石石墨礦場、䃟石灣礦點小補充)》{異象水晶、石榴石等..}

此行由東涌起步,大致沿岸走東澳古道往大澳,到達大澳時已是夜晚剛約8時,是冷清靜寂的大澳。計算總路程來說,此行約一半的路桯亦是綑邊走(紅粉海岸、鱟殼灣至沙螺灣)。因時間已不足,故未有時間對沙螺灣至深屈灣的一段作綑邊、東涌灣處的一小段亦未有綑。在此鱟殼灣前半段及東澳古道不再重複作詳細的記錄(早前的《東涌古道-東涌至大澳/粉紅海岸記》《沙螺灣鎢礦場初探-記(礦場建築、深溝開採區)/岸邊短綑 {鱟殼灣至䃟頭碼頭}》已記)。因單次行程中連續對多個礦點的探尋、及意外的發現令時間超出預算,最後一小段的紅粉海岸便在夜中綑邊。天黑不是問題,只是潮汐水漲令後末段中最後一小節的難度大幅提高(只因我避免濕腳)...

紅粉海岸處的落日
「紅粉海岸」配上「紅粉夕陽」,簡直絕配。
此行的難度(不計算叢內的探尋)在1.75星,但要注意此為水漲時(大概海平面基準水位 2m+時)的難度,當退潮水位較低時難度會下降。路途較長、綑邊路段中除了少量高低差較高的位置(腰部或更高)較少需用到兩手輔助。

現在既是晚上,又非假日,店鋪幾乎都無營業,街上行人一隻手可數畢。我想這才是「真實」的大澳。

大嶼山-鱟殼灣石英礦場--探記/小資料

此小篇為鱟殼灣石英礦場探記,附有小量的資料考究(歷史航空照片、地形圖)。由於缺乏資料,我只盡可能的推測最有可能的事實。

『東涌至大澳--半綑《綑邊-紅粉海岸[夜]、鱟殼灣至沙螺灣(鱟殼灣石英礦場、紅粉石石墨礦場、䃟石灣礦點補充)》』篇中走過鱟殼灣後,在沙螺灣氣象站附近取小路往北面岸邊方向走探。

此行先在海岸處作小探,後再到叢中作略探。此處可尋得的礦物有石英及一些氧化錳礦物,但品質較一般:水晶的尺寸較大、數量亦較多,但淨度不高。氧化錳礦物則有皮殼、萄葡狀等,也有微量含異象綠泥石包裹物的水晶。以上的礦物以我所見數量仍有十分多,我只取走了一兩小件作記錄,對於一些同好來說或許是一不錯的礦點。這碎石堆既是已開採出數十年的岩塊,品質肯定是不會太好。

資料方面:
由於只有前人所作的一句描述(見下沙螺灣礦場資料篇中抽取),缺乏資料、如沒有開採年份資料等...只能從建築物及航空照片中顯示的地形實景、地形圖中推測大致的年份。見下(只能找到部分年份的相關資料)


#石英的採礦許可證(牌照)被授予用於鱟殼灣的一個區域,但沒有該石英礦的出產數據記錄。鱟殼灣的石英在海灣西側從一個大(最寬處約30米寬)的非礦化石英脈開採。




1968年的地形圖中,見有一屬臨時結構的建築物出現,這很可能是礦場的建築。
從建築左側的凹坑地形,可以推測石英脈的走向(約為西北至東南),大致貫通此小圓岬角
此位置亦正正符合標示點所在

石墨礦場𣾀集篇資料

**此篇內容並不完全正確,為有待重制,需補充或有錯處的篇章,將於2021年起重新發佈**

此篇由專業歷史研究組織-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所作,有關香港石墨礦場資料的篇章。(但根據手頭上有的數幅礦產圖所示,除了文中有提及的數個石墨開礦點外,其餘應該還有數個石墨礦點,相信是因沒有找到這些礦點的詳細資料故文中未有提及。)

另我已到訪了其中部分石墨礦場,暫時只有以下相關記事:(未來會續探)

《米埔担竿洲石墨礦場小記》
《東涌至大澳--半綑《綑邊-紅粉海岸[夜]、鱟殼灣至沙螺灣(鱟殼灣石英礦場、紅粉石石墨礦場、䃟石灣礦點補充)》(大嶼山大澳紅粉石石墨礦記)》

以下為經我翻譯的文章,希望大家細閱,也可了解更多背後有關的歷史


=============================================================================
Tymon Mellor:
在太平洋戰爭(ww2)結束後,全球上石墨的價格隨著鋼鐵需求的下降到達頂峰。 石墨礦於大磨刀成功開採後,數探礦牌照亦續發出,以便在5,60年代期間於新界各地勘探石墨。 勘探需要一筆低額的資金投資,這筆資金對鑒定勘探的發現、及開發礦山所需的投資是重要的,若不重視這筆資金、結果可能將導致公司破產。

如礦務部中記錄,石墨礦場的位置,及勘探位置見下圖所示。 探討的三個地區包括; 大嶼山、新界西北及西貢。



米埔担竿洲石墨礦場小記

此篇為米埔担竿洲石墨礦場記

在數年前網友集礦者已在其網站提及米埔担竿洲石墨的相關小資訊...我在約2年前曾到訪,但未曾作記錄...故此行將作一小記錄。另外資料方面,組織也在最近發佈了有關石墨礦場的較詳細資料《 石墨礦場𣾀集篇資料 》,可了解更多當中的小歷史...

担竿洲附近的漁塘
担竿洲簡單易去,可乘九巴76k在米埔站下車走約20分鐘便可到達中心處。全程為水泥大馬路、無任何斜路、路程短,沿大馬路走即可。該處有「世界自然基金會米埔遊客中心」,一個生態保育導賞之類的組織,故平日也會有不少遊人到訪參觀(唯附近部分禁區需許可才可參觀)。也有不少攝影愛好者到來拍攝這裏品種或數量特別豐富的雀鳥、小湖魚塘風景。

(含)石墨片岩露頭
只要一摸上手立刻就會被粉灰污染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十二)不定期更新 (4月28日最新)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十二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 由於組頁上大部分的圖片都經過壓縮大小,點按圖片可查可原圖更清晰
中型 蝕刻/干涉水晶簇(Etched/Growth Interference\Inhibited Quartz),伴生方鉛礦(galena)、綠泥石(chlorite)
川龍
石英中方鉛礦(galena)伴生閃鋅礦(sphalerite)綠泥石(chlorite)
川龍
綠泥石異象水晶(chlorite inclusions panthom/chlorite coating quartz)
暗綠色綠泥石見於水晶內(異象包裹體)、黃褐色綠泥石則見於水晶表面成被膜
另外左方的較大扁平反光位為自我修復水晶面(self-healed)
皮殼狀的矽孔雀石及孔雀石伴生黃銅礦、閃鋅礦--01
稍放大
見白鉛礦/硫酸鉛礦晶體產於褐鐵礦/針鐵礦(應還有微量我未能辨識的其他氧化物)上
白鉛礦及硫酸鉛礦是(一般來說)方鉛礦的次生礦物(如孔雀石為銅礦的次生礦物般)
但兩者成份不相同,分別為與碳酸及硫酸的進行化學反應的產物,一般會先轉化成硫酸鉛礦,後再轉化成白鉛礦

2019年4月14日星期日

林村梧桐寨鉛礦場--雞公坑記

此篇為梧桐寨鉛礦場--雞公坑記,另外相關的篇章還有數小篇,包括如礦場資料篇,可在右方標籤處查看...

雞公坑在舊時未對礦物有興趣時曾到遊一次,故得知澗旁有數礦洞,未曾內探。此行再臨,由梧桐寨起步經萬德苑處入澗雞公坑,至~450m高度離澗,上走回到梧桐寨往大帽大的路口處。雞公坑難度在2.25。澗長一般,需手輔助的位置數量一般,險位幾乎沒有。但此澗大部分澗段略陰森,有「原始森林」之風味、澗途頗多荊棘樹藤,稍不留神即被鈎傷(特別是懸空垂下的),沿途小瀑無數。此澗可粗略分為三段:首1/3為相對開闊稍緩的一般澗段、中2/3為植被茂盛的「原始風味」段,路程較長,坡度一般而較開闊、尾3/3稍收窄,為坡度稍急的澗段,尾聲又再轉闊,植被明顯變疏。此行不打算濕身沾水,故將避開不踏至所有水流之處。

雞公坑主瀑
上源澗旁其一洞口

林村梧桐寨鉛礦場--梧桐石澗/鉛鋅礦(小總結篇)

此篇為梧桐寨鉛礦場--梧桐石澗/鉛鋅礦(小總結篇),另外相關的篇章還有數小篇,包括如礦場資料篇,可在右方標籤處查看...

玉女瀑前澗段旁的淺洞
坡上二淺洞

方鉛礦、閃鋅礦、孔雀石等礦脈
自約兩年前由行山網網友集礦者兄知會而作探尋的螢石礦點後起,在約兩年間為探尋林村梧桐寨鉛礦場,已到訪梧桐寨20多次(時間主要是用於對礦物的採集及探尋,礦洞相當易尋),計算昔日舊時郊遊到訪的20多次總共也曾到訪了接近50次...經過這段頗長時間的探尋後已可作一小總結:

水極清徹,若是夏日我定入浸其中

Google+關閉小記錄



  • Google+關閉方面
Google+已決定在4月頭關閉,而我正是使用Google+的身份來運行此小網站。在約上年7,8月開始,因打算開始採集更多元化的礦物(詳見下方-心得小言-)打算走訪更多礦點而開始增加了小量對同好謂之「有用」的篇章。此舉期間逐漸開始有更多同好「追蹤」本站,在約半年的時間裏,追蹤者由3、4位增加了至最終--現在時所見22位,在此感謝同好的關注,但奈何Google+的下場已決

...個人認為Google+的版面簡潔流暢,操作舒適...很適合如我這種作小記事的使用者作記...它的下架確實是一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