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起將陸續制作更多有關香港礦場歷史的研究,並將重新制作粗疏的記事,以提高內容品質。預計需時五年 ***
顯示包含「香港本地礦石集」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香港本地礦石集」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1月4日星期一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十五)1月4日完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十五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記事,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 由於組頁上大部分的圖片都經過壓縮大小,可點按圖片查看原圖稍為清晰
#由於標本數量過多,整理較長。故暫只貼出品質較好或有特別意義的標本。


黃水晶(citrine)
一幅較近的對比,更可明顯見顏色之不同


綠柱石(海藍寶石變種)伴生於石英上/中
(beryl var. aquamarine with quartz )
魔鬼山

褐鐵礦/針鐡礦假象黃鐵礦 (limonite/goethite pseudomorph after pyrite)
照鏡環山

輝鉬礦(molybdenite)
易破損風化,產於晶洞中的完整結晶更是少見,雖只是一件微小晶體。


正長石伴生石英及綠簾石(orthoclase with quartz and epidote)-01
為目前尋得最為完整的單個長石類晶體,為偉晶岩內的小晶洞產出
見較完整的長石晶形,晶體表面有範圍頗大的蝕刻;有大量細小的石英晶體生長在母體長石上。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
與質地較硬的鋇硬錳礦不同,田大廿一一金





同上,包裹物細觀
見不同顏色的金紅石晶體。金紅色有多種顏色,如紅、棕、黑等,但應沒有綠色者。
故應夾雜了小量其他礦物,如陽起石、綠簾石。


一件(破開成兩件)黃鐵礦及閃鋅礦於母岩中(pyrite & sphalerite in matrix)
鉛礦坳
相當難得的一件含礦標本,對鉛礦坳鉛礦場來說是十分珍貴的記錄




緣泥石等包裹體雙尖水晶 (DT inclusions quartz)

黃鐵礦晶體嵌於母岩中 (pyrite in matrix) -03

正長石伴生石英及綠簾石(orthoclase with quartz and epidote)-02


白雲母為微小的顆粒狀(灰綠色)、黃鐵礦及黃銅礦夾雜(黃色)、輝鉬礦(鉛灰色)
輝鉬礦的數量較少

2020年4月1日星期三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十四)不定期更新 (4月1日終)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十四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記事,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 由於組頁上大部分的圖片都經過壓縮大小,可點按圖片查看原圖稍為清晰
  • 另外,此篇中開始添加了一些以微距重新拍攝的舊有標本,我會以 [R] 來標記在相下的描述內以記認,原標本可在早前的礦石集中查看。

礦物黑水晶
濁黑水晶(morion/smoky quartz)
相當難得,其色澤及形狀是目前品質最好的黑水晶單件
可見晶體中夾雜着一些雲霧般的「雜質」,應是形成時局部過多的氧所造成

脈狀淡紫水晶(vein lilac amethyst)
此處的紫水晶的顏色是淡紫的丁香色(lilac)
非常難得的一件,艱難地終於採出了一個橫切面般的塊片狀標本
這可顯示出原礦脈的走向,兩側的晶體向內生長,最「外層」有一乳白石英層作界


黑水晶
黑水晶件(morion/smoky quartz)-02
為葡萄至砂晶狀的結晶,頗有立體感
此件十分難得,也是目前最大的黑水晶晶簇標本

香港礦物
依舊有一條乳白色的石英小脈入侵(上方)水平略傾斜,較粗

其中一顆較可觀的刃狀黃玉晶體(topaz crystal)
微觀放大下

雙面結晶水晶
可見水晶由中間垂直的「生長線」向外生長,形成整體向外、幾乎無斷面的雙面結晶體


香港礦物
[R] 黃玉晶簇於石英晶面上(topaz crystal cluster on quartz)
魔鬼山
在微距下,晶形更清晰可見,但似乎放大的倍數還不足夠攝出完全清晰的圖像

綠泥石、金紅石包裹體異象水晶 (phantom quartz with chlorite and rutile inclusion)-1
見積聚於左方晶面下的綠泥石、及少量散佈於水晶中的條狀金紅石晶體
十分之稀有難得

2019年7月7日星期日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十三)不定期更新 (7月7日完)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十三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 由於組頁上大部分的圖片都經過壓縮大小,點按圖片可查可原圖更清晰
      另外如果可以,把螢幕調至最亮可以看到更好的礦標圖片(此小站以深色作背景圖片也是為了減低對眼睛的傷害...淺色背景實在是看得不太舒服)
綠柱石香港礦石
綠柱石(海藍寶石品種)var. aquamarine
魔鬼山
目前除於2017年所採的與白雲母共生的晶洞標本外,綜合上來說品質最好的一件(寸尺、顏色、光澤、破損等)但並非晶洞的完美結晶產狀。
晶體原為嵌於石英中,需小心除去表面石英。即使已相當細微小心,也不幸把一小段曾斷裂(左)而需經過小黏合。
此處要尋得良好的綠柱石標本頗難得...魔鬼山篇也提過此礦點的綠柱石絕大部分已被風化變得更脆弱及被氧化物污染。
其品質在本地礦物來說已是十分難得,但當然無法與國際上的相比
水晶簇伴生白雲母(主要為晶模覆蓋)、黃玉、褐鐵礦等未知氧化物 (quartz cluster with muscovite/topaz/limonite etc.)
目前尋得的水晶簇中,綜合品質最好的一件。
寸尺(晶體長度及大小)平均,若以晶簇整體尺寸來說則為第二大(於早期礦石集中有更大者,但該件晶體短小、也無伴生礦物,整體品質不及此件)


板狀黑鎢礦晶體於石英中(wolframite crystal in quartz)
魔鬼山
在魔鬼山地區來說目前尋得最大的完整黑鎢礦晶體,頗難得。
早前也提到黑鎢礦的數量在魔鬼山地區極少、而大部分黑鎢礦經長年風化後已變得脆弱。


2019年4月29日星期一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十二)不定期更新 (4月28日最新)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十二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 由於組頁上大部分的圖片都經過壓縮大小,點按圖片可查可原圖更清晰
中型 蝕刻/干涉水晶簇(Etched/Growth Interference\Inhibited Quartz),伴生方鉛礦(galena)、綠泥石(chlorite)
川龍
石英中方鉛礦(galena)伴生閃鋅礦(sphalerite)綠泥石(chlorite)
川龍
綠泥石異象水晶(chlorite inclusions panthom/chlorite coating quartz)
暗綠色綠泥石見於水晶內(異象包裹體)、黃褐色綠泥石則見於水晶表面成被膜
另外左方的較大扁平反光位為自我修復水晶面(self-healed)
皮殼狀的矽孔雀石及孔雀石伴生黃銅礦、閃鋅礦--01
稍放大
見白鉛礦/硫酸鉛礦晶體產於褐鐵礦/針鐵礦(應還有微量我未能辨識的其他氧化物)上
白鉛礦及硫酸鉛礦是(一般來說)方鉛礦的次生礦物(如孔雀石為銅礦的次生礦物般)
但兩者成份不相同,分別為與碳酸及硫酸的進行化學反應的產物,一般會先轉化成硫酸鉛礦,後再轉化成白鉛礦

2019年2月11日星期一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十一)不定期更新 (2月11日終)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十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 由於組頁上貼上的圖片都經過壓縮大小,點按圖片可查可原圖更清晰
包含干涉水晶(Growth Interference/Inhibited Quartz)--01、自癒現象(self-healing)、異象(phantom)等的水晶簇,頗難得
其中一個角度的晶面有著一層白砂晶
含孔雀石(malachite)、黃銅礦(pyrite)、黃鐵礦(chalcopyrite)、赤鐵礦(hematite)的標本--01
南丫島

2018年11月29日星期四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十)不定期更新 (11月28日終)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十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 組頁上貼上的圖片都經過壓縮大小,點按圖片可查可原圖更清晰
䃟石灣
石榴石-鐵鋁榴石(almandine)-01
綜合各點來說品質最好的一塊石榴石礦標
產狀形態較佳、由三顆石榴石晶體組成、晶體算大、晶形為典型的菱形十二面體、晶體完好、有光澤
但顏色及透明度久佳

良田坳
水晶伴生- 石英假象重晶石/方解石 及 鐘乳狀石英假象螢石晶模
(quartz with quartz pseudomorph after baryte/clacite and stalactite quartz epimorph after fluorite)
黑鎢礦 輝鉬礦 礦石
乾山
輝鉬礦伴生黑鎢礦(molybdenite with wolframite)
形態較好的標本,常伴生的兩者並排緊貼

2018年8月28日星期二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九)不定期更新 (8月28日終)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九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以下此次更新中馬𩣑山處的都是於礦坡隨意找到的礦標,相信若到洞內會有更豐富的標本可尋..


馬𩣑山
片狀方解石於未明沙晶上(blade clacite)
 可見白色片狀叢生的方解石晶體,長在未明的暗綠色沙晶上


2018年7月6日星期五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八)不定期更新 (7月6日終)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八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綠簾石伴生水晶(quartz with epidote)小晶簇
目前尋得品質最好的綠簾石晶體,晶體多且完整,更伴有水晶晶簇
尺寸雖不大但在香港已是難得
淡藍紫色的異象螢石(phantom fluorite crystal)
與水晶相同,有著不同顏色的「層」,故亦稱之異象
梧桐寨

2018年1月18日星期四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 (七)不定期更新(1月18日終)




  • 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七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一中型大小的白水晶
雖淨度不高,但勝在晶型好、附在基岩上

2017年11月18日星期六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六)不定期持續更新 (11月18日完)

  • 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六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紫色螢石伴生石英-綠簾石-方解石(purple fulorite with quartz/epidote/calcite)
首件含完整螢石晶體的晶簇
終於,尋得了一件完整晶形的螢石...十分難得,更是與其他礦物伴生的產狀
雖然只是很細小的一件(以本地來說算很不錯了)...但依然能展現出螢石的美。

2017年6月16日星期五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五)不定期持續更新 (6月16日終)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篇為第五章。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請也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魔鬼山
褐鐵礦覆蓋物外套水晶(limonite coated quartz)
可見古銅色、富金屬光澤的披膜
魔鬼山
白水晶簇伴生
quartz with  (unknown)
可見下方有一小透明無色
此標本由脈上新鮮採下

2017年4月22日星期六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四-2)(4月 21日終)

  • google blog 經常出現問題,剛又出故障....不能繼續添加添加資料到第四篇中,反正很多問題..但又未有需要開至第5篇,就先開這額外一小篇為解決這問題。
  • 此篇為第四篇附加篇(四-2),因問題故障而開,請見諒。


河沖黃蠟石
黃蠟石
也許大家會奇怪,居然黃蠟石也有


2017年4月4日星期二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四-1)不定期持續更新 (4月 21日終)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篇為第四章。
    • 因有些故障問題,不能再添加圖片文字,餘下己分開到「四-2」篇中,請見諒。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請也看看前面的礦石集(一、二、三篇。。)
    另外以前未有分段的念頭,首篇礦石集(一)的礦石數量較多。

    附上英文名稱可讓大家更方便查找有關該礦石的資料,只因中文資料實是太少。
魔鬼山
雲母集合體伴生石英小晶簇(quartz with muscovite)(來至一幼偉晶岩脈晶洞)
極難得少見的雲母/石英晶洞
 有頗多水晶簇在其中,約佔一半,但圖中並不明顯
極多雲母晶體亦佔整個晶簇約半,有大有小,又有不同結晶形狀,晶體插在基岩中或附在石英上。
圖中反光的物體為雲母晶體解理面
其他黑色的物體亦是母雲(約厚4~6mm,己經算很厚了),但角度問題,晶體側面沒有反光

左下觀看更多

2017年3月7日星期二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三)不定期持續更新 (3月 7日終)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篇為第三章。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請也看看前兩篇礦石集(一、二)。
      因以前未有分段的念頭,首篇礦石集(一)的礦石數量較多。

      附上英文名稱可讓大家更方便查找有關該礦石的資料,中文資料實是太少。

香港礦石

2017年1月2日星期一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二)不定期持續更新 (1月 2日終)


  • 由於在標本愈來愈多,文章也愈來愈長,所以往後也會分開多段,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由此篇開始,此篇為第二章。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請也看看 礦石集(一)。
      因以前未有分段的念頭,首篇礦石集的礦石數量較多。


最近找到一晶洞,此礦脈的石英普遍較大,而較多特別晶體,是另一類型的石英脈。可惜來得太遲,相信風化時間己很長,部分晶面光澤己消失,或輕白化,也難免有些損傷,黃泥也幾乎與晶體「融合」,很難清理。
此石英結晶由主要兩大晶體構成,有小晶體生在表面不同位置。

而此石也包含了一種新得知的水晶類型-自我癒合水晶(self-healed quartz)
可到另一篇文章看,有介紹有關此的資訊

2016年9月20日星期二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一)(年9月20日終)


 本地礦石集首篇(一)

文筆一般,請見諒。
以下所有礦石均為本地礦石,不加工不沾水,保留自然外觀
  • 本人不才,標本較多石英類,其他礦石如金屬類比較少
  • 除少數說明沾水以外,如玉髓
  • 在此水晶簇的大小粗略分為4種,以一般普通本地能採集到不同大小的機率作基準
    暫時只以整塊標本大小分類,不把水晶簇上的晶體長短分類,因為長的較少有,短的較常見。

    小型-約為手掌減去手指部分至更細,不特別寫出
    中型-約為一隻手掌至兩隻手掌大小
    大型-體積大於兩隻手掌,但少於四隻手掌
    規格外-體積超出上述幾項一般能採集到的(暫時一件也未有。估計我也很難尋得此大小的水晶簇)
黑水晶小晶洞 (morion quartz vug)
大欖

少見的紅玉髓(紅碧玉 jasper)
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