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起將陸續制作更多有關香港礦場歷史的研究,並將重新制作粗疏的記事,以提高內容品質。預計需時五年 ***
顯示包含「鱟殼灣石英礦場」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鱟殼灣石英礦場」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4月29日星期一

東涌至大澳--半綑《綑邊-紅粉海岸[夜]、鱟殼灣至沙螺灣(鱟殼灣石英礦場、紅粉石石墨礦場、䃟石灣礦點小補充)》{異象水晶、石榴石等..}

此行由東涌起步,大致沿岸走東澳古道往大澳,到達大澳時已是夜晚剛約8時,是冷清靜寂的大澳。計算總路程來說,此行約一半的路桯亦是綑邊走(紅粉海岸、鱟殼灣至沙螺灣)。因時間已不足,故未有時間對沙螺灣至深屈灣的一段作綑邊、東涌灣處的一小段亦未有綑。在此鱟殼灣前半段及東澳古道不再重複作詳細的記錄(早前的《東涌古道-東涌至大澳/粉紅海岸記》《沙螺灣鎢礦場初探-記(礦場建築、深溝開採區)/岸邊短綑 {鱟殼灣至䃟頭碼頭}》已記)。因單次行程中連續對多個礦點的探尋、及意外的發現令時間超出預算,最後一小段的紅粉海岸便在夜中綑邊。天黑不是問題,只是潮汐水漲令後末段中最後一小節的難度大幅提高(只因我避免濕腳)...

紅粉海岸處的落日
「紅粉海岸」配上「紅粉夕陽」,簡直絕配。
此行的難度(不計算叢內的探尋)在1.75星,但要注意此為水漲時(大概海平面基準水位 2m+時)的難度,當退潮水位較低時難度會下降。路途較長、綑邊路段中除了少量高低差較高的位置(腰部或更高)較少需用到兩手輔助。

現在既是晚上,又非假日,店鋪幾乎都無營業,街上行人一隻手可數畢。我想這才是「真實」的大澳。

大嶼山-鱟殼灣石英礦場--探記/小資料

此小篇為鱟殼灣石英礦場探記,附有小量的資料考究(歷史航空照片、地形圖)。由於缺乏資料,我只盡可能的推測最有可能的事實。

『東涌至大澳--半綑《綑邊-紅粉海岸[夜]、鱟殼灣至沙螺灣(鱟殼灣石英礦場、紅粉石石墨礦場、䃟石灣礦點補充)》』篇中走過鱟殼灣後,在沙螺灣氣象站附近取小路往北面岸邊方向走探。

此行先在海岸處作小探,後再到叢中作略探。此處可尋得的礦物有石英及一些氧化錳礦物,但品質較一般:水晶的尺寸較大、數量亦較多,但淨度不高。氧化錳礦物則有皮殼、萄葡狀等,也有微量含異象綠泥石包裹物的水晶。以上的礦物以我所見數量仍有十分多,我只取走了一兩小件作記錄,對於一些同好來說或許是一不錯的礦點。這碎石堆既是已開採出數十年的岩塊,品質肯定是不會太好。

資料方面:
由於只有前人所作的一句描述(見下沙螺灣礦場資料篇中抽取),缺乏資料、如沒有開採年份資料等...只能從建築物及航空照片中顯示的地形實景、地形圖中推測大致的年份。見下(只能找到部分年份的相關資料)


#石英的採礦許可證(牌照)被授予用於鱟殼灣的一個區域,但沒有該石英礦的出產數據記錄。鱟殼灣的石英在海灣西側從一個大(最寬處約30米寬)的非礦化石英脈開採。




1968年的地形圖中,見有一屬臨時結構的建築物出現,這很可能是礦場的建築。
從建築左側的凹坑地形,可以推測石英脈的走向(約為西北至東南),大致貫通此小圓岬角
此位置亦正正符合標示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