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記事為這些年來對於探尋礦石,尋礦的心得小言
一直以來我都是順其自然、以隨行隨找的方式尋礦,偏喜好於發掘新事物、不太喜歡依舊物作探尋...只是至約上年年末,因打算開始採集更多元化的礦物(底下電郵與網友集礦者兄的交談也是推動上舉的其一原因)畢竟在香港裏,部分較特殊的礦物也許只有唯一、或二個的礦點(如大嶼山的石榴石),這才不得不到特定的地點去...故在這最近(約2019年4月之時)的打算過後,暫將時間重點放到了探訪已知礦點及礦場上...很少走上「自遊」的日程,故見礦標比以往少。另外原本一向我亦沒有按照或參考任何資料前往尋礦,因此見礦石集中的金屬礦物不多,且以石英水晶為主(最為易尋的礦物)...
尋礦,經驗及觀察力兩者同時配合...但相對來說,眼睛的觀察大概更重要,因即使經驗不足而不清楚某礦物為何物,但只要你能發現其,便可在採下標本後再作細心分析學習亦不遲...經驗便可得到累積...(我最初也是如此,探尋時「眼利」發現較特別的礦物,即使當時仍不清楚為何物)
經驗包括對礦物的認識、及尋礦的經驗...對於礦物的認知,包括礦物的特徵、及它在原礦點中的不同產狀形態等。而在原礦點中,絕大部分的礦物都不可避免的處於自然環境的遮掩下,如草木、苔藻、泥垢等...當然也包括自然環境下的破損(如風化侵蝕等造成的外表)。「觀察力」在這時候便用上了,只要能「眼利」觀察到遮掩物/風化等被改變的外表中的一絲「破綻」、或配合遮掩物的立體形狀,與腦海中的某種礦物的外貌/產狀等-特徵相符,便知道找到東西了。 另外,即使可能在某方面頗了解礦物(如在晶石飾物方面),其實對尋礦的幫助相當有限,這與在原礦點探尋絕對是兩回事...〔有關礦標品鑑的一些心得,有一篇相關網上的小文章,可在右方標籤處中查看〕
尋礦的經驗,如對礦脈的分佈規律、形狀(態),碎石的位置/質地...起碼已可增加一半以上的發現率...(特別是水晶)。
採集時的鑿石技巧,我在起初採鑿時也不太懂得應如何用力,很多時候鎚打下鑿去,力未能徹底「穿透」,力大部分被反彈回鎚去,費力而無效...;另外採鑿標本的「方案」計劃(如在何處打孔等)的經驗不足,也會把預想中的採鑿位置破壞,令標本受損、不完整,與預期理想的標本不一…反正後來很快用多就漸熟了,作出有效的採鑿已不是問題。
至目前為止已耗用(打破)了4把鎚及2支鑿(鑿基本上十分耐用,很難會用至破損,一般用久了也只會把鑿的敲打面打扁至變形如釘頭般。那麼我是如何耗用此兩支鑿?:一支是因鑿損耗過大,鑿尖被打得過鈍,而無法再有效在岩上鑿出坑孔故棄用;另一支是在打入岩石後,以兩手揮鎚但過度用力,鑿從孔中飛脫墮入深坑無法取回)至於有關採集用的工具,在不久前有已有相關小篇章淺介,在此不再重複。
(一年前多的照片) 當時的新舊鑿對比(左為新右為舊) 見右鑿面已被打至放射開裂後壓偏 |
同上約一年前的模樣 |
現時的模樣 (在不久前買了新鑿後已沒有再使用此鑿) |
見鐵被進一步打扁變形、頭部已比一年前更寬更厚,旁已裂開大縫隙 這些痕跡當中,印證了過去的採鑿歷程... |
鑿面已變得比原來大得多 |
另外我在以前的礦標鑑文中也提到過,我對於水晶功效之說(什麼能量、充電、脈輪、改運驅邪)極之反感。我對礦物的興趣並非源自這種無稽之談。每次聽到有人引用所謂的科學數據、一本正經地談論它的能量、各種他們所稱的不同「水晶」分別擁有的功效,甚至以礦晶的晶系(如三方晶系)來表代其某一種系列、系型的功效,對於以上種種我只感到噁心。有些人不論什麼石也稱為水晶,正確來說應只有石英的結晶(二氧化硅),並且是在空洞中的結晶體(非碎石打磨)才可稱作水晶。另外又如水晶的壓電效應,其電壓特性確實存在,如石英鐘的原理便是以此啟動,但它們即以此來作為其強化能量的增強...總之,我在此網站中絕對不會對這些「晶石能量功效」有任何相關介紹。
最後要提的是在尋礦同時,在山野中探走的經驗...一般經驗欠缺的行山者眼中的「高難度」(指現今網上可見數量極多的那些郊遊遊記網站,非指老練的經驗行友 [如越野雄心、一些行山小組等]),如「茂密、陡峭」等描述之處,對於老練行友、幾乎每次上山都在叢中探尋的人,相信已是見慣司空、不足為奇。這與走城門水塘繞塘徑之類的郊遊山徑無異,一人行走於密叢間也已是家常便飯...老實說除非傷殘,哪怕你是沒甚經驗的遊人,只要有手有腳誰也能登上任何一般陡危之地。但重點在於過程中使用的輔助量(能否找到良好的踏腳點、是否用手多於用腳等)要看一人是否真有經驗、只需在此過程中觀察便可得知。總之,這讓尋礦的過程難度大減,故尋礦對我來說相頗為便利。但即使技巧足,體力對我來說還是半個弱點...特別是帶備工具及背着大量礦標時,那重量真是不能再輕鬆走完遠線。
(此篇經過小量添加改動、分割重發佈)
確實,你亦或可發現我在上年該事中那一段長時間內也無何更新進展,我亦一度止探。但在這種休閒興趣平台中,真不想講太多這些,實為傷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