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前人所作:
其實左下方礦脈中的灰色部分便是方鉛礦,只是風化磨蝕等令表面已失去光澤及其形狀(續見下) |
新鮮的方鉛礦有強金屬光澤,但放置在大氣下會漸氧化,顏色轉暗(表面化學作用產生薄膜)及光澤減弱 也見方鉛礦的三組完全解理(立方) |
事實上,根據40多年前的資料來尋礦,這與重新「探尋」新礦脈的分別不大...40年間的環境變化已相當大,資料的描述亦相當簡短直白-「川龍附近」-無任何詳細位置描述。故我不確定最後我尋得的這些鉛鋅礦點,是否就是資料中所述之...但我在附近探尋亦發現了數條類近的礦脈(主要見綠泥石),故相信這就是該礦點所在的礦脈群。此行在大曹石澗,及近川龍一帶探尋,終在河道旁尋得這類型的礦脈群。共尋得約10條礦脈,有厚有薄(最厚約5cm),重點探尋礦物[方鉛礦與閃鋅礦]的含量總括來說相當少。其中值得注意、較可觀的(含較多礦物)礦脈只有3條...而另一意外是在附近發現含綠泥石異象的礦脈,有少量不錯的標本。見下文...
礦脈A: 方鉛礦最多的一條,閃鋅礦(少量)唯獨在此處見,綠泥石反而最少,無水晶
礦脈B: 方鉛礦相比上者少(微量),無閃鋅礦,綠泥石較多,有小水晶
礦脈C: 以特殊水晶(異象、干涉水晶)為主的一條、方鉛礦微量,亦無閃鋅礦,綠泥石較多
亦不指出礦點的精確位置,待各位自行探尋...但提示
三條礦脈皆見於河道(大曹石澗)旁,但;礦脈A就在河道旁,沒任何遮掩但不明顯故較難發現,需留神觀察。礦脈B應最容易發現(在我鑿走表岩後應更容易),為數條平行的石英脈於河旁無草葉遮掩的矮岩壁上。礦脈C亦較難發現,於澗旁淺叢中(在我踏足後可能會變得明顯)
資料中的標示點(大橋村附近) 此標示點其實形同虛設,用意大概只是指出其是位於川龍附近 |
------------------------------------------------------------------------------------------------------------------------------------
(依序先完成標示點、沿河道的探尋。礦點的探尋及小分析放到文末最後)
標示點就在前方,圍欄左方淺叢坡下 |
在此往下走探 (在探尋時有數位行山客在上方走經,見我在下方叢中也難免不認為我相當可疑(我在圖中叢中下方4,5米底下),在我與他們交代目的後,似乎也只是持半信半疑的態度離開) |
頗斜,枯枝落葉令斜坡更滑 在此一斜坡小區域中作了仔細的探尋,結果完全未有見任何(situ)岩石/碎礦露頭痕跡(一點零星也沒有),只有不少如上圖的人造水泥團塊 有考慮過會否是被馬路等工程發展掩蓋着礦點,但荃錦公路及城門引水道(下圖的一部分)在礦點報告出版前已建好,故可肯定礦點並非在此標示點處... |
坡下、引水道的一端 |
續在此小區域-斜坡林中小探 |
已遠離標示點...折返上荃錦公路 |
另外在大橋村巴士站(往荃灣方向)附近小探 這裹有一較不尋常、似被掩埋的山洞 |
可見洞前下明顯被一大塊水泥封堵着 此處不可能自然下陷,明顯曾被人為挖出一洞口。但也無法得知洞內資訊 也不清楚是軍事用途的山洞、或是礦物勘探之用... |
洞旁的岩中有數條小岩脈,故有一定可能性 |
見垂直的小礦脈 |
逐在一帶探尋 |
寬廣的河道 |
岸上的植物 |
小花 |
同下類似的礦脈(非同一條) |
帶有少量綠泥石的普通石英脈 |
水潭 |
此澗部分位置被上游川龍村落流下的日常生活廢水污染,水中見淡黃色的泡沬 |
若非水源被污染,應該也是不錯的澗線,可惜 |
- 礦點小分析--[礦脈A]
上圖為礦脈A處,看似一普通岩脈,一般人可能不會留意 |
其實左下方礦脈中的灰色部分便是方鉛礦,只是風化磨蝕等令表面已失去光澤及其形狀(續見下) |
(我已鑿去了方鉛礦部分表面,故已可見其一小角的金屬光澤) 小分析:見礦脈紅線帶(應是花崗岩類)侵入於某種火成岩(兩旁)中 Qtz:Quartz 石英\Gn:Galena 方鉛礦\Chl:Chlorite 綠泥石\Sp:sphalerite 閃鋅礦 圖中肉眼可見方鉛礦及石英,閃鋅礦較微小未能見,綠泥石只有少量 |
鑿走表面的風化外層後,逐見其「真面目」 |
新鮮的方鉛礦有強金屬光澤,但放置在大氣下會漸氧化,顏色轉暗(表面化學作用產生薄膜)及光澤減弱 也見方鉛礦的三組完全解理(立方) |
見左下方伴生的少量綠泥石 |
其中一塊可較清楚觀察的標本,見有一較大的閃鋅礦晶體(Sp)(未有標出所有位置) 閃鋅礦也是種較難辨認的礦物...顏色及光澤亦不明顯,尺寸亦相當微小(上圖的閃鋅礦是唯一找到較大的例外) 據觀察所得,此處的閃鋅礦主要為淺橘色、亦有深褐色(反正是接近這類色調)。顏色深淺與甲龍篇所述一樣,隨含鐵量增加而變深...多數為半透明,半金屬至樹脂光澤。 |
- 礦點小分析--[礦脈B]
開首也提到礦脈B較易見,就在矮岩壁上,見數條平行石英脈 |
這裏見綠泥石(暗綠色/褐色)及石英 |
同上 |
可找到不少品質差的水晶(既小又不透明的白水晶) |
從脈中採出的標本,見暗綠色綠泥石中夾雜的石英(水晶),綠泥石填充於晶洞之間,故不少水晶已嵌入綠泥石內 |
見傾斜走向的礦脈 見此礦脈的綠泥石會出現在岩脈中/石英上填充/石英上皮殻狀 |
此礦脈只含微量方鉛礦,且只夾雜於一薄綠泥石裂縫層之中 |
同上稍放大 見銀鉛色、強金屬光澤的方鉛礦伴生在其中 |
上方提到嵌於泥綠石中的水晶例子 |
剝下綠泥石後見水晶的完體 另外要提的是,此處(指整個川龍鉛鋅礦點中)的綠泥石有軟有硬、而除了有暗綠、深綠、褐色不同顏色外,色調亦有深有淺。應是不同種類的亞種綠泥石(如斜綠泥石,在此不作細分),或是風化程度的不同、含其他雜質(主要是氧化鐵)所致。 |
淺草後有此礦脈的延伸 |
與前方較鬆散的不同、較硬質的綠泥石(見有油脂光澤) |
見暗綠色的綠泥石夾雜於石英脈中,上方側面為含方鉛礦的薄綠泥石裂縫層 |
另外此脈有極少量水晶,品質都較差 (此件為唯一從此脈帶走的水晶) (此為 Right-handed Dauphiné law twin(道芬雙晶定律 {右旋} )水晶,但提醒此現象應是隨機性,與礦脈的類型無關,故無需特地為尋找此現象水晶而於特定礦脈探尋) |
這一帶的矮樹叢中,不少位置隱藏着這種暗紅色的-紅樁象- 常聚集一團,爬得較慢,沒記錯應對人無何害處 |
於晶洞中生活的蚰蜒幼蟲,只有約尾指一節長,在這一帶曾見兩隻。 |
- 礦點小分析--[礦脈C]
礦脈C隱藏在淺叢中 |
見石英脈 |
剛採出的晶簇,為干涉水晶 見此礦脈的綠泥石會出現在岩脈中/石英上填充/石英上皮殻狀/或於水晶中(異象) |
綠泥石(褐色)於小空洞中 |
含方鉛礦、綠泥石,為異象及干涉水晶的水晶簇,採出時其貌不揚 在此礦脈,微量方鉛礦呈皮殻狀、類似砂晶般見於簇晶上,故上圖中未有清楚見方鉛礦 |
見被泥石、草苔遮掩的礦脈 |
含綠泥石的異象水晶 |
岩石中的綠泥石條帶(黑色) |
又一異象水晶 |
推測此位置後方極有可能有扁平的晶洞 |
鑿開後果見晶洞 |
無異象及伴生礦物、品質一般的白水晶簇 |
=============================================================================
以下為此礦點部分集得標本,全部可到礦石集(十二)觀看
石英中方鉛礦(galena)伴生閃鋅礦(sphalerite)綠泥石(chlorite) 川龍 |
見砂晶般的方鉛礦以被膜狀覆蓋在干涉水晶上 見干涉水晶沒有完整的水晶晶型 |
綠泥石異象水晶(chlorite inclusions panthom/chlorite coating quartz) 暗綠色綠泥石見於水晶內(異象)、黃褐色綠泥石則見於水晶表面成被膜 另外左方的扁平反光位為自我修復水晶面(self-healed)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