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起將陸續制作更多有關香港礦場歷史的研究,並將重新制作粗疏的記事,以提高內容品質。預計需時五年 ***

2021年1月4日星期一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十五)1月4日完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十五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記事,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 由於組頁上大部分的圖片都經過壓縮大小,可點按圖片查看原圖稍為清晰
#由於標本數量過多,整理較長。故暫只貼出品質較好或有特別意義的標本。


黃水晶(citrine)
一幅較近的對比,更可明顯見顏色之不同


綠柱石(海藍寶石變種)伴生於石英上/中
(beryl var. aquamarine with quartz )
魔鬼山

褐鐵礦/針鐡礦假象黃鐵礦 (limonite/goethite pseudomorph after pyrite)
照鏡環山

輝鉬礦(molybdenite)
易破損風化,產於晶洞中的完整結晶更是少見,雖只是一件微小晶體。


正長石伴生石英及綠簾石(orthoclase with quartz and epidote)-01
為目前尋得最為完整的單個長石類晶體,為偉晶岩內的小晶洞產出
見較完整的長石晶形,晶體表面有範圍頗大的蝕刻;有大量細小的石英晶體生長在母體長石上。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
與質地較硬的鋇硬錳礦不同,田大廿一一金





同上,包裹物細觀
見不同顏色的金紅石晶體。金紅色有多種顏色,如紅、棕、黑等,但應沒有綠色者。
故應夾雜了小量其他礦物,如陽起石、綠簾石。


一件(破開成兩件)黃鐵礦及閃鋅礦於母岩中(pyrite & sphalerite in matrix)
鉛礦坳
相當難得的一件含礦標本,對鉛礦坳鉛礦場來說是十分珍貴的記錄




緣泥石等包裹體雙尖水晶 (DT inclusions quartz)

黃鐵礦晶體嵌於母岩中 (pyrite in matrix) -03

正長石伴生石英及綠簾石(orthoclase with quartz and epidote)-02


白雲母為微小的顆粒狀(灰綠色)、黃鐵礦及黃銅礦夾雜(黃色)、輝鉬礦(鉛灰色)
輝鉬礦的數量較少


褐鐵礦/針鐡礦假象黃鐵礦 (limonite/goethite pseudomorph after pyrite)
此假象的原黃鐵礦晶體的形狀比較特別,非常見的立方晶形
另外似是其中一個軸生長不佳,長度不平均而令晶體整體生長得較為偏斜。
照鏡環山

同上
此件為目前品質最好的褐鐵礦假象黃鐵礦晶體
微破損、結晶較完整、晶形特別(與一般的立方體不同)、有光澤、尺寸較大、連帶母岩

同上

同上

同上



正長石伴生石英及綠簾石(orthoclase with quartz and epidote)-01
為目前尋得最為完整的單個長石類晶體,為偉晶岩內的小晶洞產出
見較完整的長石晶形,晶體表面有範圍頗大的蝕刻;有大量細小的石英晶體生長在母體長石上。

同上
另有一些微小的偏綠色礦物伴生,應是綠簾石(epidote)
因此晶體的「根」長在母岩上,缺少一半晶面。故實際上為一顆不完整,失去約1/3部分的晶體

同上

同上,見光澤

同上


輝鉬礦的完美結晶(perfect tabular molybdenite crystal)
為一六角板狀的完美結晶,且無破損,相當難得。

輝鉬礦易破損風化,產於晶洞中的完整結晶更是十分罕見,即使只是一件微小晶體。

同上背面
本來是打算與晶洞母岩同共採下,奈何紿終輝鉬礦不夠穩固,鑿產生的力已在途中將其震下。






見側面厚度


另一輝鉬礦晶體,此件為薄片狀
較上者常見,但也不易

同上



紫水晶 (Amethyst)
目前唯一一顆晶洞產、完美結晶的紫水晶
其唯一的嚴重缺點便是尺寸較細,除此外成色、光澤及淨度亦不錯。

所有紫水晶,普遍都有光線變色的問題
如上圖該採出時,自然光下顏色澤變得更美



晶體有紫色的異象層在內

見其光澤


由數小顆晶體組成


淡紫水晶簇 (pale Amethyst cluster) -  01
目前唯一尋得的一件實際上的紫水晶簇,為淡紫色
晶體破損頗大

此處極隱難尋,取礦困難重重,總之極難得。在此不詳說
本外表極平凡,外本只有灰與白之色(如上圖除紫色部之外形成的紋路,細小晶洞中填充的卻是紫色的石英。可惜已破損近半,但若再遲些年時到來可能已大破損,故也是幸得。






稍近觀


淡紫水晶簇 (pale Amethyst cluster) - 02
此件尺寸較微細

同上

同上


淡紫水晶簇 (pale Amethyst cluster) - 03

同卜


一件有趣的石英標本,白色的為未知礦物,非在科學角度上,而是純綷有趣在其外觀的觀賞上
見右側由白色礦物組成的圖案,剛好形成一「箭咀」的圖示


綠柱石(海藍寶石變種)伴生於石英上/中 (beryl var. aquamarine with quartz )
魔鬼山
目前尋得單個晶體品質最佳者,為晶洞產;成色光澤皆不錯(在香港來說)

見下方仍有一堆綠柱石的集合集嵌於石英內,但除尺寸稍大外成色淨度均不佳
此件我拍攝了較多相片,為求展現其不同角度

在不同光線下顏色會略有不同。作測試後,自然光下其光澤及顏色皆是最為美觀;電燈燈光下其色澤會變得較普通

同上
其色澤美麗

同上
相片並無作任何顏色調校

同上


綠柱石集合體與石英(beryl with quartz) -01
品質一般中等。尺寸算為較大,色成光澤一般,有些許風化污染
為目前魔鬼山地區尋得最大的綠柱石集合體塊
魔鬼山

於一條未有記錄的含綠柱石石英脈中採集,礦脈遠離礦場的開採範圍。該礦脈整體來說只帶有少量綠柱石,但有較大及集中的綠柱石集合體。礦脈的尺寸不大,短且幼,故該礦脈的質量實際較差。

同上

同上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01
是目前品質最好的軟錳礦集合體,尺寸稍大、形態佳、晶體完好。由於軟錳礦極易在被發現前受外來因素破壞,很少見完整的集合體,故此件相當難得。

見明顯的葡萄形狀。
與質地較硬的鋇硬錳礦不同,因硬度極低,皮膚亦很容易將其「磨損」。見我手已染上其微粒成黑色

似乎底部的是早期先形成的一層結核、葡萄狀的氧化錳我,上方則是後來覆蓋在上再結晶形成的一層。上層的晶體表面較顯明,下層質地則較細緻。
於縫隙中黃白色的是殘留的黏土

同上

同上

同上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02

同上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03

同上

同上底部
明顯見底層的放射狀結構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04


同上
此件的形態最為「鐘乳」

同上

同上底部,為斷裂面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04
此件在同一批標本中形態最獨特,集合體偏向垂直發展

見表面呈細絨毛狀

形成一種較特別的光澤



同上

同上,見光澤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05
其集合體晶形較完好

同上

同下層的底部,為放射結核狀,端部(左)似乎有軟錳礦的晶體

同上
見光澤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06
為品質較好的其一葡萄狀集合體

同上

同上側面
見切面,上層的「晶束」,及下層質地光滑較緻密

同上底部
見其光澤,及結核中心部分放射狀的結構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07
此件主體大為低層

同上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08
表面有絨毛感

同上
見亦有底層


鏡乳狀至葡萄狀的軟錳礦集合體 (stalactitic / botryoidal pyrolusite)-09

同上另一角度

同上


此為品質較差的一類,晶體表面較粗糙,晶形不美觀

上述一批軟錳礦隨意之擺放合照

綠柱石伴生白雲母於石英內 (beryl and muscovite in quartz matrix)
為一新發現礦點(見南丫島錳礦場篇)條狀綠柱石一旁伴生白雲母。緣柱石的尺寸細小,呈微淡綠色
南丫島

南丫島上礦脈攜有的綠柱石品質差劣,大部分為呈白色,晶形不明顯的集合塊體,尺寸亦不大。
此件已是其中品質位高者


黑鎢礦(wolframite)/鎢錳礦(Hubnerite) -01
鎢錳礦屬於黑鎢礦中一個錳成分佔較高的變種(黑鎢礦亦稱鎢錳鐵礦,它是鎢鐵礦(Ferberite)與鎢錳礦之間變種礦物的統稱),為南丫島錳礦場所開採的可能錳礦石。
南丫島



黑鎢礦(wolframite)/鎢錳礦(Hubnerite) -02
此件較特別的是其母體含有方解石(clacite)或是菱鎂礦(magnesite),見下

同上
見有兩種不同物質,灰者為石英,乳白者為方解石或菱鎂礦

同上近觀光澤

另有微量褐色的不明礦物夾雜在其中,因數量極少且過於細小,無法觀察與確定為何物


閃石 (Hornblende) 集合體
錳礦場少量岩石中一些條狀的黑色礦物,與黑鎢礦相似,但實為閃石而非鎢礦石或其他錳礦石。
南丫島

同上


攜有綠柱石的石英脈段標本( beryl bearing quartz vein)
見乳白色的綠柱石晶體,為綠柱石在此礦場中的常見產狀,品質甚差
其價值是為對南丫島錳礦場的一個記錄標本
南丫島


同上另一面
如右上有一晶形較明顯的綠柱石晶體,成色光澤等依舊差劣。


一些品質相當差劣的綠柱石例子

另一例子


綠柱石及菱錳礦於石英中 (beryl and rhodochrosite in quartz)
此件比較特別,非在品質上,而是綠柱石與菱錳礦的夾雜

見一條貫通綠柱石集合體的「幼脈」,原是白色但氧化後表面成褐色,除去表面的氧化物後內裹仍是原白色。

加上標示後

一側的綠柱石集合體

同上,內裹幼脈的其中一個切面


硬錳礦填充於石英脈的空洞中 (Psilomelane in quartz)
南丫島

結晶化的氧化錳(填充裂縫形成的薄層)


氧化錳零星覆蓋於石英晶簇上(manganese oxide on quartz)
南丫島


質地較純淨的硬錳礦(Psilomelane)
南丫島

同上,見斷口光澤


可能是菱鎂礦(Magnesite) 或碳酸鈣鎂石(Huntite)的碎礦,有幼石英脈夾雜其中(如左上及右下處)
南丫島


脈狀多層及黑水晶簇 (chevron +/ smoky quartz cluster) -01 
黑水晶的晶簇極之難得,花費極大時間及精力(與下後方有的脈狀紫水晶處礦脈的難度不相上下)

同上


同上 
見切面形成的多層異象

同上


脈狀多層及黑水晶簇 (chevron +/ smoky quartz cluster) -02 
此件較上件略小


同上

同上


脈狀多層黑水晶 (chevron smoky quartz)-03
此件較前兩者細小一半有多,但其切面較美觀

同上
另一面

同上



上述三件合照


大部分是品質不佳的碎件,如上

不質不佳的例子

單一晶體被分離後便會成如此模樣


白雲石於綠簾石上 (dolomite on epidote matrix)
(已發佈,提高相片質素重新發佈)

同上


另一件(亦是重新發佈)


煙晶異象層水晶簇 - 01
同脈狀多層礦脈中採

同上

同上


煙晶異象層水晶簇 - 02
同上礦點採




黑水晶簇 (morion/smoky quartz cluster)
光澤及成色皆良好,但晶體長度短

同上


煙晶異象層水晶簇 - 03
此件略大

同上

一側的切面
見斜行的乳白色填充,此礦脈本身或曾在地質活動中發生小形位移。由多層脈狀晶體的紋路可分辨,礦脈部分,如同「逆斷層」般形成斜切,左部向上剉、右部向下剉。

同上
礦點仍有較多品質較差(尺寸小、天然破損、晶體成色、污染等)的件,但皆不取走。
發佈上此礦石集上的皆為其中之品質良好者。


小型黃鐵礦晶簇 (pyrite cluster)
為典型的立方晶體標本



黃鐵礦晶體嵌於母岩中 (pyrite in matrix) -01
為一件平凡的黃鐵礦標本
黃鐵礦也頗常見,但完整的晶體較不常見。此件有大量結晶完好的晶體散佈於岩石內,可作為一個典型內嵌產狀的黃鐵礦標本。

同上

岩石內黃鐵礦晶體數量約佔4-5成

黃鐵礦晶體嵌於母岩中 (pyrite in matrix) -02

黃鐵礦晶體嵌於母岩中 (pyrite in matrix) -03

同上


中型的煙灰色水晶簇 (plate smoky quartz)
見顏色由上至下有所漸變


正長石伴生石英及綠簾石(orthoclase with quartz and epidote)-02
是目前最完整的長石晶簇,數顆正長石共生,更有少量其他礦物伴生。
晶體產狀形態有些奇怪,看似破損,可能是覆蓋物的影響,其實仍是完整晶體。
產於一偉晶岩小晶洞
見正長石表面覆蓋了一層淺綠色的是綠簾石,另有微小的石英晶體再覆蓋在上

同上
左側的晶體成板狀,右側的最大。
不足之處是晶形及形態不太美觀,尺寸偏小,但已頗難得。

既淡而薄的綠簾石覆蓋層看起來不太美觀,又看似青苔。




一些隱晶質的石英,成瑪瑙條樣


一件(破開成兩件)黃鐵礦及閃鋅礦於母岩中(pyrite & sphalerite in matrix)
鉛礦坳
相當難得的一件含礦標本,對鉛礦坳鉛礦場來說是十分珍貴的記錄

同上左塊件
頗為沉而重手,內裹大概佔3-4成金屬礦物成分

右塊件


綠柱石集合體 (beryl) -02
亦為目前魔鬼山地區尋得最大的綠柱石集合體塊
同較上方的綠柱石標本描述的同一礦脈產

同上
如上曾提到,其品質一般不佳,呈淡藍色
右側有一個細小晶洞於綠柱石之間(見下)

見右下處

微觀該一小綠柱石晶簇

晶體為無色至微淡的藍色

可能有黃玉(topaz)夾雜其中


綠柱石集合體 (beryl) -03
為一普通的小碎片
(以下全為該同一礦脈所集)

綠柱石集合體 (beryl) -04
此碎件的成色稍深

同上

綠柱石集合體與石英 (beryl in quartz) -05
見條狀微淡藍的綠柱石集合體嵌於石英中

同上


綠柱石集合體 (beryl) -06
此件集合體尺寸亦較大,全由綠柱石組成

同上


黃鐵礦伴生白雲母於石英內 (pyrite and muscovite in quartz matrix)
照鏡環山
雲母集中在左半部,而黃鐵礦側集中在右半部
是在魔鬼山及照照環一帶,目前黃鐵礦集合體產於石英脈中尺寸最大的標本,是為記錄該地區類似地質的礦物標本

同上,另一面
此件中的黃鐵礦佔約一半成分,頗重手


黃鐵礦與黃銅礦、白雲母、輝鉬礦共生於石英中 (pyrite, chalcopyrite, muscovite, molybdenite in quartz matrix) -01
數種金屬礦物共生一起的標本,為照鏡環山與魔鬼山類似的礦脈地質作一記錄
此為數種礦物成分佔較平均的一件
照鏡環山

白雲母為微小的顆粒狀(灰綠色)、黃鐵礦及黃銅礦夾雜(黃色)、輝鉬礦(鉛灰色)
輝鉬礦的數量較少

同上


黃鐵礦與黃銅礦、白雲母、輝鉬礦共生於石英中 (pyrite, chalcopyrite, muscovite, molybdenite in quartz matrix) -02
此件以黃鐵礦為主,輝鉬礦較少






黃鐵礦與黃銅礦、白雲母、輝鉬礦共生於石英中 (pyrite, chalcopyrite, muscovite, molybdenite in quartz matrix) -03
此件以白雲母為主,少量黃鐵礦,幾乎沒有輝鉬礦
以上三件不同礦物成分佔比的標本,可記錄其不同產狀。

同上,左上有一較大的黃鐵礦






綠柱石 (beryl)
其實晶體的外層已風化剥落,露出的為晶體內芯,故見晶體成色較好

可以發現,綠柱石晶體內芯成色淨度皆較高、外層則較差。


綠柱石 (Beryl)
此件的成色及光澤較好,且無污染
原本嵌於石英內


綠柱石於石英中 (beryl in quartz matrix)
見三綠柱石晶體
原嵌於石英內


脈狀紫水晶 (vein amethyst) - 01
此數件的脈狀紫水晶的取得皆極為艱難,言語一時之間亦不能明。大部分為品質差劣,破損、成色、污染三方面相當嚴重。要取得完整且成色好的脈段亦極艱難


同樣因光線問題,其顏色會有所不同。
如上圖,自然光下偏粉紫色;電燈燈光下偏紫黑色,明顯在自然光下更美。

同上


同上另一面


脈狀紫水晶 (vein amethyst) - 02
此脈段實在是相當艱苦。


同上另一面,風化污染較重的一面


脈狀紫水晶 (vein amethyst) - 03



脈狀紫水晶 (vein amethyst) - 04

以上貼出的皆為難得、品質佳者

脈狀紫水晶
回程也是極艱辛

水晶內包金紅石與其他包裹體 (Rutile and other inclusions in Quartz)

見光澤及淨度


同上,包裹物細觀
見不同顏色的金紅石晶體。金紅色有多種顏色,如紅、棕、黑等,但應沒有綠色者。
故應夾雜了小量其他礦物,如陽起石、綠簾石。



同上,另一側


煙水晶 (smoky quartz)
大欖
成色淨度光澤均良好,缺點是其中一面有砂晶,及其中一端有破損。

見光澤及淨度





包裹體雙尖水晶
為雙尖水晶,另再有數顆大小不一的水晶,附在主體上不同位置。
尺寸較大,光澤良好,有包裹礦物;包裹物有綠泥石等。唯一的缺點就只是淨度較差
同上產地,大欖

此顆附生的晶體淨度卻高,有明顯的包裹物

整體有少量綠泥石包裹在內


見光澤不錯,兩端皆有結晶


其中一端



微觀
在另一結晶端上,有微量綠泥石外的包裹物


翻查數年前所集的一件微細水晶簇,發現有暗紅色的水晶異象於晶體內
是為目前除礦石集(十二)外另一件尋得的紅水晶,較稀有

同上


小型的 淡黃色水晶簇 (pale citrine cluster)
為罕見的天然黃水晶(並非泥土的污染致色)且為晶簇
此件是除了早前礦石集(見第十二篇中 07號一小件 ) 外,實際上的黃水晶

同上
黃色致色主要是由晶體根部至中部位置的淡黃色異象產生

同上,明顯見雙尖水晶



另一小件
比前者稍稍短

同上
此件的顏色比前者略深。估計是因如前提到,致色的異象接近晶體根部。


黃水晶 (citrine) -01
大欖
在香港本地來說此品質已算良好。此礦點中的黃水晶,除了尺寸外,成色、光澤、淨度皆十分不錯
天然的黃水晶一般成色都不會太深。而此件的品質其實已算是中品,但與國際級的顏色相比仍是較淺
可往下觀察其顏色與白水晶的對比,避免我看起來似是胡說

部分品質較高的黃水晶個體
全為天然色,無加工,也沒有對相片顏色作過任何調校
在對比之下,可見中心的白水晶與外圍黃水晶成色的分別,是實實在在的黃色水晶



一幅較近的對比,更可明顯見顏色之不同


同上


同說明之上首件 - 01

同上

同上
此角度見較明顯的異象層

同上


雙尖黃水晶 (DT citrine) -02
此件除了尺寸略小外都不錯,無破損、成色及淨度高、光澤佳,且是雙尖





黃水晶 (citrine) -03

同上




黃水晶 (citrine) -04

同上


黃水晶 (citrine) -05

同上


黃水晶 (citrine) -06

同上

同上




黃水晶 (citrine) -07

同上
仔細觀查,你可發現晶體內的多層異象

同上

同上


黃水晶 (citrine) -08

同上

同上
此角度亦可看到內裹較清析的異象層


黃水晶簇 (citrine cluster) -09
此件的黃色成色較少且不明顯

同上


黃水晶簇 (citrine cluster) -10
見黃水晶的成色部分主要集中在晶體中至根部,頂端則為較澤的白色。可說是一異象形式的晶層。


同上
此礦點的水晶品質普遍良好

同上

雙尖黃水晶 (DT citrine) -11
此件為雙尖,其中一端較黃、一端為乳白色

同上


含金紅石等的包裹體小水晶 (rutile/chlorite inclusion quartz)





光澤較好的偏平板狀水晶 (tabular quartz)

同上



另一小件

同上底面


再一雙尖小水晶 (DT quartz)

同上,另一面的其中一端(為癒合面)


一些較普通的彎曲水晶

含綠泥石包裹物的水晶

同上


某種氧化物的結核
鉛礦坳


水晶伴生某種氧化物 (quartz with unknown) - 01
(較有可能是錳或鐵)

同上

水晶伴生某種氧化物 (quartz with unknown) - 02
同上礦點的白水晶

同上


水晶伴生某種氧化物 (quartz with unknown) - 03
同一礦點的其他白水晶

同上


鏡鐵礦於石英 晶柱上(specularite on/in quartz)
為之前同一礦點所集

同上


另一小件




硬錳礦覆蓋於石英晶簇上 (Psilomelane on quartz) -01

同上近觀


硬錳礦覆蓋於石英晶簇上 (Psilomelane on quartz) -02


硬錳礦覆蓋於石英晶簇上 (Psilomelane on quartz) -03
此件的形態不錯,錳比石英大,形成大小之比,亦有層次感,較為美觀

同上

同上側戈竹一心面

一些礫狀石英脈中攜有的錳礦石 (manganese contains Breccia)
新界西部

一些品質較差的錳例子,故上數件是結晶比較好者

方解石填充於岩石中
鉛礦坳




微細的黃鐵礦黃銅礦

一顆明顯的立方晶體




閃鋅礦


淡黃色的晶體暫無法確定為何物






閃鋅礦例子


閃鋅礦例子


普通的方解石(clacite)碎塊標本
鉛礦坳


較典型雪白的方解石塊


同上背面


另一方解石標本


同上背面


含礦標本(黃鐵礦等)

含黃鐵礦等的標本
鉛礦坳

同上


同上





4 則留言:

  1. 真係長知識!
    路線真係比平常行山線嚴峻,須預備充足才出行~

    回覆刪除
  2. 終於得到有新聞章出, 非常精彩

    回覆刪除
  3. Blog主 很強大...也被你的知識 和經驗驚艷到
    如果有教學指引新手如何尋找礦石水晶就好了
    本人新手想一嘗儲標本的樂趣
    有極過地質地圖 大概得知石英礦脈位置
    礦脈好像是找到, 但只是一小條(如下圖)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Nezfr9gh5abLqPMuiTz0i3SriJlgzvIA/view
    之後便沒有了其他線索了
    常見blog主 說要根據礦脈找空洞
    希望可以指點一下 之後要該怎做..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原諒我其實也不是沒有教學,是難以具體說明。眼睛的觀察最為重要⋯⋯我在網誌中也曾稍為提過,經驗也是從眼睛觀察所得的「類似礦點產狀分佈」累積。我不想說得自己像有什麼特別專業的方法,其實也是靠大家都有的一雙眼⋯⋯總之就是,多觀察、注意微細的細節。



      如果是初嘗尋礦,我建議到青山腹地、良田坳一帶,這些地方風化活躍,植被較少,容易觀察尋得水晶。或者是網站中有提及的流浮山、九徑山的水晶礦點(但這些位置我已相隔數年沒有到訪,也有同好留言說已被採空,不知現況如何)等。



      地質圖的作用其實不大,地質圖所紀錄的礦脈十分不完整,我自己也很少會參考。

你提到及附上相片的該石英脈,看着不會是有晶洞的類型、即使有晶體亦十分微小。不過初體驗時,即使是微小的一件晶體,對你也有很大價值。可盡量尋找尺寸較大、明顯外露的礦脈露頭,尋得晶洞的機會一定大得多⋯⋯或者我的說話無甚幫助,但也希望你往後尋礦有所收獲吧。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