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起將陸續制作更多有關香港礦場歷史的研究,並將重新制作粗疏的記事,以提高內容品質。預計需時五年 ***
顯示包含「香港」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香港」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4月27日星期四

《礦標品鑑》一篇有關國內礦物晶體收藏的國內文章,順道淺談自己的看法

早前在某網站看到一篇有關國內礦物的見解文章,看過後覺得內容十分切實,因此以此文章作引文,順道亦想談談自己的小看法。

文章輯錄自有關國內礦物晶體的國內文章(光明日報)(經刪減過)。

  • 礦物的魅力
礦物晶體作為觀賞石的一部分,其精緻的外形、炫目的光澤和瑰麗的色彩所展示的美使人賞心悅目,所蘊藏的科學含義令人凝神深思,所體現的價值讓人追逐不已。 ”礦物晶體的獨特魅力體現在其外形、色彩和光澤上。外形上,礦物晶體具有其他石頭所沒有的“精心設計”的幾何結構。所有的晶體都有棱有角、有規有矩、平整光滑,像被人精心切磨、雕琢過的一樣,具有普通石頭所沒有的對稱美、結構美、韻律美和協調美。有的晶體表面曲直拐折,形成的幾何圖形或貌似名畫、或內藏玄機,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2017年4月21日星期五

梧桐寨-鉛礦洞-螢石(fluorite)首探





此行梧桐寨-螢石,資料由行山網-集礦者2-提供。


這次帶了大部分的器具上山(約1,2包米重...放下背包後身體會飄了)由底瀑沿四瀑路直上,沿途遊人甚多。因是首次來探,先初探顯淺的地方,就先把重點放在散髮瀑旁的礦洞,盡早走到那頂......

2017年4月4日星期二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四-1)不定期持續更新 (4月 21日終)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篇為第四章。
    • 因有些故障問題,不能再添加圖片文字,餘下己分開到「四-2」篇中,請見諒。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請也看看前面的礦石集(一、二、三篇。。)
    另外以前未有分段的念頭,首篇礦石集(一)的礦石數量較多。

    附上英文名稱可讓大家更方便查找有關該礦石的資料,只因中文資料實是太少。
魔鬼山
雲母集合體伴生石英小晶簇(quartz with muscovite)(來至一幼偉晶岩脈晶洞)
極難得少見的雲母/石英晶洞
 有頗多水晶簇在其中,約佔一半,但圖中並不明顯
極多雲母晶體亦佔整個晶簇約半,有大有小,又有不同結晶形狀,晶體插在基岩中或附在石英上。
圖中反光的物體為雲母晶體解理面
其他黑色的物體亦是母雲(約厚4~6mm,己經算很厚了),但角度問題,晶體側面沒有反光

左下觀看更多

2017年3月7日星期二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三)不定期持續更新 (3月 7日終)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篇為第三章。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請也看看前兩篇礦石集(一、二)。
      因以前未有分段的念頭,首篇礦石集(一)的礦石數量較多。

      附上英文名稱可讓大家更方便查找有關該礦石的資料,中文資料實是太少。

香港礦石

2017年2月12日星期日

魔鬼山-綠柱石礦 Devil peak beryl Mine( 二 -補充 礦洞內景、礦石、衛星圖 )



前幾天不太有空,現在才整理好才再把魔鬼山綠柱石有關資料貼出

再貼出幾張約50年前魔鬼山一帶的衛星圖,可見仍有相當數量的礦洞分佈在不同位置。近至西面山邊的小量礦洞群,遠至-東面海旁,墳場、南面鯉魚門附近的炮台、北面的照鏡環山(留意一些建築物或大石,在黑白衞星圖上與礦洞看著相似,容易看錯混淆)。而有些位置的陰影太重,暫不能清楚(如圖二中部的山坡)。墳場的位置範圍不是偶然,正正蓋過了很大部分比炮台南面更大的一群礦洞,大約是由現有墳場作中間分界線,東面的一半土地(可看圖二右上,右中、及圖三中下等。。)甚至很淮確地,墳場邊緣剛好蓋到礦洞之上,不多不少,相信此墳場範圍曾是礦場。另外對比起來,南面的礦洞在圖中並不太顯眼  (可見圖二作對比)被掩蓋的礦洞群普遍比炮台南面的一定程度大,礦藏亦更豐富。要探尋研究餘下礦洞仍需一段很長的時間。

(有關魔鬼山綠柱石一口戈廿金,早前在圖書館,不經意找到《礦世鉅著》,我所見在魔鬼山篇中的地圖只是勉強的大致位置,沒有與實際地圖作對比..道路稍為有偏差,而礦洞則與實際偏離遠大。如根據該地圖探尋,很難可以找到其中一個礦洞。我估書中地圖可能是特意只列出可能的大意位置,是不想有人冒險進入這些礦洞,引致危險。該地圖只供作參考,不作實際地圖用。)

fig.1

左下展開更多

2017年1月30日星期一

魔鬼山-綠柱石礦首探 Devil Peak Beryl Mine (一)

我把現時政府的地形圖,山徑,馬路、及舊時的山徑,和最重要的一張約半世紀前當時的衛星圖片
(此圖由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處提供)
重新混合製作出此地圖,當中我把現有小路及舊有小路混合(紫色為現時,黑色為舊時)方便尋找。圖中可見當年的礦洞,細心觀察可見分佈頗廣(相信地圖以外的位置也有礦洞,但此衛星圖片只有這範圍),雖然都是以小礦洞形式開採,但規模亦不算小。我己找到圖中約八九成的礦洞,當中約五成只塌餘下洞口(有可能是被人為埋下,因多年前該一帶土地較貧,草木不多,如在洞旁經過很容易發現,怕危險被封了),約兩成仍可走到洞內(大部分洞口都是向下發展,可能是礦洞初段的位置較快塌,也有可能是向下發展的因風化較慢,現在才幸存,看似大部分都是向下發展)另三成幾乎無跡可尋,只看到植被地形明顯不同(如一些位於現時路上的洞口肯定被埋)約不到一成未有時間找到。地圖可供各位參考,此回也尋得綠柱石,當然品質不好得去那裹,但也算不錯了。

以下只貼出部分接近路旁的礦洞,其餘待各位自去尋...
而塌得只能看到地形巾所不同的洞口就不貼出了,沒有大意思。

約半年前曾到過魔鬼山一次,但只是行山一般經過,稍作觀察,未有深探。此次做好準備工夫,初次稍為深入一探,比起馬𩣑山、針山等礦場,更是無人問津或是鮮為人知的魔鬼山---綠柱石礦。

由調景嶺地鐵站附近,走到華永行人徑入口,打算由此徑沿海邊經過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再入魔鬼山,可看沿岸風景,而根據資料我推測沿岸下方其中一處沙灘,應有一小礦洞,但此處又碰巧正進行工程,工程範圍及至灘下,沒辦法到下去,只好等工程完結才可再探。。。( 之後查到此工程為《將軍澳-藍田隧道》,完工時間預計為2021年....)


2017年1月2日星期一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二)不定期持續更新 (1月 2日終)


  • 由於在標本愈來愈多,文章也愈來愈長,所以往後也會分開多段,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由此篇開始,此篇為第二章。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請也看看 礦石集(一)。
      因以前未有分段的念頭,首篇礦石集的礦石數量較多。


最近找到一晶洞,此礦脈的石英普遍較大,而較多特別晶體,是另一類型的石英脈。可惜來得太遲,相信風化時間己很長,部分晶面光澤己消失,或輕白化,也難免有些損傷,黃泥也幾乎與晶體「融合」,很難清理。
此石英結晶由主要兩大晶體構成,有小晶體生在表面不同位置。

而此石也包含了一種新得知的水晶類型-自我癒合水晶(self-healed quartz)
可到另一篇文章看,有介紹有關此的資訊

2016年9月20日星期二

淺談石英結晶的類型-自我癒合石英(self-healed quartz)

以上圖片顯示一些石英結晶的type類型,今次會談談圖中下方的self healed quartz。照中文字面譯,大概就是 自我癒合石英
中文的資料實在太少,所以每次亦只好找英文的資料。
(圖片不是本人所作)

以下引用某些網站的一些內容,簡單說明一下到底是什麼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一)(年9月20日終)


 本地礦石集首篇(一)

文筆一般,請見諒。
以下所有礦石均為本地礦石,不加工不沾水,保留自然外觀
  • 本人不才,標本較多石英類,其他礦石如金屬類比較少
  • 除少數說明沾水以外,如玉髓
  • 在此水晶簇的大小粗略分為4種,以一般普通本地能採集到不同大小的機率作基準
    暫時只以整塊標本大小分類,不把水晶簇上的晶體長短分類,因為長的較少有,短的較常見。

    小型-約為手掌減去手指部分至更細,不特別寫出
    中型-約為一隻手掌至兩隻手掌大小
    大型-體積大於兩隻手掌,但少於四隻手掌
    規格外-體積超出上述幾項一般能採集到的(暫時一件也未有。估計我也很難尋得此大小的水晶簇)
黑水晶小晶洞 (morion quartz vug)
大欖

少見的紅玉髓(紅碧玉 jasper)
針山

2016年4月7日星期四

2016-04-06 針山仁興礦場 直上頂 再探adit7

上坡途中

一些礦場遺址

 昨計劃到再次到 adit7
此次並不以地圖上的路線走上G,F vein 頂

從落adit3前的分盆路處走高處的那條路 走過約50米後便從一叢林斜坡直向頂部進發
穿過一段無路的密林 一直上斜後 中途不停上網..... 走出叢林路段 後便到一風化沖溝地勢路段 仍然是斜坡 烈日在上 沒有樹遮陰了




2016年4月5日星期二

回記- 2016-01-xx 探尋adit8

 這是己知礦洞中比較大型的其中一個洞,其中洞內一盡頭的水下樓梯可算是其一特色。
此礦洞多為人知,不難找到,網上亦可找到地圖,只需從涼亭處向一小溪內行,沿小路只需數分鐘即可到達。

不過當初仍然找了兩次才找到,沒有留意到小路位置。

回記-2016-03-05 探尋 adit 17,20


adit 17和20  是針山仁興礦場己知礦洞中 唯一兩個 位於adit1-10群對岸 的礦洞
該處路較難走,需走澗 穿密林 攀爬 路徑己經不明顯 偶爾有些前人留下的殘舊絲帶
因此非常少人探訪,遠遠不及adit 1-6,8 的訪客人數

adit 17比20易到 ,有分上下兩洞,洞口綁有絲帶,到訪的人相信比20多。
adit20 要在17 洞口處 再走一段路才到,該路段為一山谷,位於H vein 頂部
此兩洞的通道大小比adit1-10少,小心撞到頭頂。
adit17lower是一小河,upper比較乾
adit20無水,有兩處入口,並有才量蝙蝠,比較短,至一直井位為止,下次可能會跨過直井探視。


adit 20

回記-2016-03-2X 終於尋得adit 7


當日前再次搜集好資料,翌日即出發探尋

由於礦洞入口通常在地形圖上的位置為山谷或澗旁,並應當是向比該地更高海拔的山體切入礦脈的位置,故可推段出大概位置。

其實此次為第二次探尋,第一次並未尋得。

第一次決定由adit4 的河流 由adit4向西南方前進探尋
攀上一曾經有開闢過的一處雜草樹藤亂地,該處有些己不成形的舊馬路護欄,估計當時曾有大馬路從adit4河流對面通向下方的現有馬路,在該地到處探視,未有尋得,但原來當時位置己非常接近。

此次則決定由大路上方沿以前曾有馬路處的斜坡下走。中途有很多疑似當時的物品如碗,以及礦場遺址多處常見的啤酒瓶,並有些己生銹的不明金屬組件,相信並沒有走錯路線,adit7 應就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