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起將陸續制作更多有關香港礦場歷史的研究,並將重新制作粗疏的記事,以提高內容品質。預計需時五年 ***

2018年7月6日星期五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八)不定期更新 (7月6日終)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八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綠簾石伴生水晶(quartz with epidote)小晶簇
目前尋得品質最好的綠簾石晶體,晶體多且完整,更伴有水晶晶簇
尺寸雖不大但在香港已是難得
淡藍紫色的異象螢石(phantom fluorite crystal)
與水晶相同,有著不同顏色的「層」,故亦稱之異象
梧桐寨



此件的綠簾石晶體新鮮,呈長條型,帶光澤,顏色亦不錯
同一產地的乳白水晶,亦伴有綠簾石


迷你的黃鐵礦立方晶體群(mini pyrite)
於綠泥石基岩上


同上






黑母雲伴生
性脆,極易碎
需十分小心保管







白雲石伴生黑雲母/未知褐色礦物 (dolomite/biotite/unknown)
巨大的晶體群
可見右方的白雲石小晶洞

所有晶體皆完整富光澤,但因晶體較細小,相中難以細看
標本中的空洞內仍有結晶



方解石(clacite)
可見內部造成的暈彩




同上,一旁有些黃鐵礦




同上,可見明顯的方解石解理



黃色放射狀水鎂石(radial brucite)於方解石(clacite)上
又一水鎂石(radial brucite)
片層狀的方解石(clacite)



同上背面,亦可見水鎂石(brucite)
長在一起的兩顆水晶,根部有著自我癒合面(self-healing quartz)

水晶根部曾在遠古結晶未完成前斷裂,與母岩/晶簇分離,並於斷裂面再結晶

可見下方較粗的晶柱頂有自我癒合現象




石英人火手生未知
同上


---------------------------03-06-18


淡藍紫色的異象螢石(phantom fluorite crystal)
與水晶相同,有著不同顏色的「層」,故亦稱之異象
梧桐寨



其實際顏色更接近藍色,但相機有色差故偏紫色



皮殼狀的膽礬/矽銅礦類
目前唯一的顯藍色礦標
梧桐寨




帽蓋水晶(capped quartz)
可自由分離,如同帽子般
見另一篇介紹此現象

看似一般品質不佳的水晶

「帽蓋」的底部完全是下方「本體」晶端的倒模,故合上時外表與一般水晶無異

capped quartz 的晶面通常都粗糙,沒有光澤
典型的樹枝狀軟錳礦(dendritic pyrolusite)



另一小塊


小水晶洞,晶簇稍長




萄萄至鐘乳狀的錳礦



























------------------------------06-07-18-----------------

流浮山
針鐵礦/褐鐵礦填充於石英脈空洞中(goethite/limonite on quartz)
晶型已破損



同上
本來這一面也有石英包裹(礦層夾在兩側石英晶牙中),風化後露出(左上方仍有一小塊石英黏著)
曾有兩道裂縫,皆被填充
可見上層仍黏著的小晶簇,可顯示原來的晶洞空間距離長闊
另外可見一些水晶簇剥落前在礦上留下的「倒模」(反光三角形位置)
流浮山
雙面結晶-乳白水晶簇(milky quartz cluster)
品質很好的乳白水晶
同上
流浮山是目前所知乳白水晶品質最好的地點,晶體算大、也夠白濁


底部
整塊至側面也有結晶
另一小塊,結晶形態稍不同
同上
較小但接近接近放射狀且光澤較亮的小晶簇

流浮山所得乳白水晶還有很多不一一貼出
流浮山
褐鐵礦於水晶上(limonite on quartz)
同上
與上同一點的另一小塊
流浮山
假象石英模(pseudomorph quartz cast)
同上
暫不清楚是那種礦物的假象,看形狀可能是螢石
另一小塊
同上
根部有一些不明元素(粉灰紅色)的板晶簇
(集礦者2在行山網中,流浮山所集的其中一塊水晶也有色差(粉灰紫色),相信這塊標本與那塊是同一相鄰的礦脈位置產出)

其中一個角度有著一層砂晶披膜於水晶上
同上
底部的假象
這塊標本中的這些凹坑並非風化所造成,在成礦時已形成,但一般人或會以為是侵蝕所造成的類蜂窩結構
假象殼的凹坑中還有些微小的結晶砂晶(相中未能細看)
另外下半部是再結晶面的扁平砂晶
未發掘的較長水晶脈中所取
暫只取下一小塊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