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起將陸續制作更多有關香港礦場歷史的研究,並將重新制作粗疏的記事,以提高內容品質。預計需時五年 ***

2019年4月29日星期一

香港本地集得礦石集(十二)不定期更新 (4月28日最新)


  • 所尋得之礦石每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會開新一篇章,此為第十二篇。
  •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此文章,也可看看以前的礦石集(一、二...)
    • 由於組頁上大部分的圖片都經過壓縮大小,點按圖片可查可原圖更清晰
中型 蝕刻/干涉水晶簇(Etched/Growth Interference\Inhibited Quartz),伴生方鉛礦(galena)、綠泥石(chlorite)
川龍
石英中方鉛礦(galena)伴生閃鋅礦(sphalerite)綠泥石(chlorite)
川龍
綠泥石異象水晶(chlorite inclusions panthom/chlorite coating quartz)
暗綠色綠泥石見於水晶內(異象包裹體)、黃褐色綠泥石則見於水晶表面成被膜
另外左方的較大扁平反光位為自我修復水晶面(self-healed)
皮殼狀的矽孔雀石及孔雀石伴生黃銅礦、閃鋅礦--01
稍放大
見白鉛礦/硫酸鉛礦晶體產於褐鐵礦/針鐵礦(應還有微量我未能辨識的其他氧化物)上
白鉛礦及硫酸鉛礦是(一般來說)方鉛礦的次生礦物(如孔雀石為銅礦的次生礦物般)
但兩者成份不相同,分別為與碳酸及硫酸的進行化學反應的產物,一般會先轉化成硫酸鉛礦,後再轉化成白鉛礦
同上
見砂晶般的方鉛礦以被膜狀覆蓋在干涉水晶上
見干涉水晶沒有完整的水晶晶型
注意除了黃褐色的綠泥石(中下)外,於水晶上、方鉛礦旁夾雜的無光澤暗色皮殼狀物亦是綠泥石,細心觀察其實兩者顏色有差別
Right-handed Dauphiné law twin(道芬雙晶定律 {右旋} )水晶
此水晶本來不打算帶走,但在現場發現有此較特殊現象後終選擇帶走
其實還有其他一些尋得的水晶含此定律,但暫時未有時間找回

同上

同上,見紅線表示的相鄰右旋面,即為道芬相晶律的特徵

干涉水晶--01(Growth Interference\Inhibited Quartz)伴生綠泥石(chlorite)


見六角片層狀起的石英,為片狀礦物(多半是方解石)在石英生長時的干涉造成。這與上集中的干涉水晶類型相似,但此塊更明顯


同上--干涉水晶(Growth Interference/Inhibited Quartz)
此角度可清楚見干涉物的原來位置,數片傾斜平行「斜切」
見伴生的綠泥石位置亦受干涉影響分開不同的「層」
干涉水晶(Growth Interference/Inhibited Quartz)--02 伴生方鉛礦、綠泥石
亦見片層狀的石英,有少量方鉛礦及綠泥石與部分位置(中)
同上
同上
見石英層塊有小有大
干涉水晶--03
干涉水晶--04 伴生方鉛礦、綠泥石
同上
蝕刻水晶(etched quartz)伴生綠泥石(with chlorite inclusion/chlorite coating)(異象及皮殼狀)、少量方鉛礦
水晶表面看似破損,但其實是蝕刻的影響
見右側的少量方鉛礦

見其中一小群綠泥石包裹物異象水晶
同上
見亦有蝕刻(非破損)
方鉛礦(galena)伴生石英、綠泥石(chlorite)、閃鋅礦(sphalerite) --01
川龍
同上
見主要集中在上半部的閃鋅礦(其他位置也有但較零散)
光照下
稍放大,可較清楚方鉛礦中伴生的深褐色閃鋅礦,部分半透明(光照下顏色變淡為淺橘色)、部分較不透明者(含鐵量高)仍呈深褐色
方鉛礦伴生石英、綠泥石、閃鋅礦  --02
同上背面,見小閃鋅礦集合體(上)
方鉛礦(galena)伴生石英、綠泥石(chlorite)、閃鋅礦(sphalerite) --03
同上背面,有微小的閃鋅礦及綠泥石夾雜其中

方鉛礦(galena)伴生石英、綠泥石(chlorite)、閃鋅礦(sphalerite) --04
見中部的稍多的綠泥石夾雜閃鋅礦
稍放大


方鉛礦(galena)伴生石英、綠泥石(chlorite)、閃鋅礦(sphalerite) --05
此件的閃鋅礦較良,晶體良好,為方鉛礦之間小晶洞內的完美晶體產狀

同上


同上
稍放大,更清楚見閃鋅礦晶體
方鉛礦(galena)伴生石英、綠泥石(chlorite)、閃鋅礦(sphalerite) 、長石(feldspar)--06
其中一塊可較清楚觀察的標本,見有一較大的閃鋅礦晶體(Sp)(未有標出所有位置)
閃鋅礦也是種較難辨認的礦物...顏色及光澤亦不明顯,尺寸亦相當微小(上圖的閃鋅礦是唯一找到較大的例外)
據觀察所得,此處的閃鋅礦主要為淺橘色、亦有深褐色(反正是接近這類色調)。顏色深淺與甲龍篇所述一樣,隨含鐵量增加而變深...多數為半透明,金屬至樹脂光澤。
此塊標本包含母岩,可見整體礦脈走勢,更接近「標準」的岩石標本...



見閃鋅礦的半金屬光澤


同上稍放大



石英脈中見墨綠色綠泥石(chlorite)、上側層面為含方鉛礦(galena)的綠泥石層


石英伴生綠泥石塊(綠色至黃褐色)
此件綠泥石見油脂/珍珠光澤
干涉水晶--05

同上
較純綷的干涉水晶簇,無其他伴生礦物
綠泥石外套+異象/蝕刻水晶(chlorite coating+phantom /etched quartz)--01
見表面的蝕刻、下方的少量皮殼狀及水晶內包的異象綠泥石內含物
綠泥石外套/蝕刻水晶(chlorite coating /etched quartz)--02
見頂部鄰近的蝕刻



同上
見綠泥石外套的光澤
綠泥石外套水晶(chlorite coating quartz)
石英脈中的綠泥石外套+異象/蝕刻水晶(chlorite coating+phantom /etched quartz)--03
此件品質較好,能顯示出原來的礦脈樣貌,水晶中的綠泥石亦較多(慣性積聚在水晶頂部),晶體光澤亦較好
細看其中最大的晶體
綠泥石包裹物集中在水晶頂部


較小的水晶


同上

另一角度細看最大晶體


再另一角度
見蝕刻


另另一角度
綠泥石外套水晶(chlorite coating quartz)

同上




綠泥石外套+異象/蝕刻水晶(chlorite coating+phantom /etched quartz)--0
石英伴生綠泥石(填充)

綠泥石外套+異象/蝕刻水晶(chlorite coating+phantom /etched quartz)--04
分別見黃褐色的皮殼狀、及於水晶內成包裹物的深綠色綠泥石




同上
綠泥石亦是慣性聚積在頂部
同上
綠泥石外套+異象水晶(chlorite coating+phantom quartz)--05
此件的水晶較高純度,透明度高、光澤明亮

同上


綠泥石外套+異象/蝕刻水晶(chlorite coating+phantom /etched quartz)--06
此件有聚積於水晶底部的綠泥石(如右下)

同上


綠泥石異象水晶(chlorite inclusions panthom/chlorite coating quartz)
同類標本中品質最好的一件
暗綠色綠泥石見於水晶內(異象包裹物)、黃褐色綠泥石則見於水晶表面成被膜
另外左方的扁平水晶面為自我修復水晶面(self-healed)
見黃褐色的綠泥石外套如夜空中一層零散的星星,不太耀眼但又確實閃耀着,十分迷人。其分佈亦均勻,不致於掩蓋整個水晶晶面。
異象水晶的綠泥石包裹體亦較多,除了於修復面內的較不明顯外,幾乎都有包含其中。



同上



(請按圖片看原圖才可看清楚)
此處的綠泥石與在水晶上有不同種類的產狀,見以上6例子:
左上:原本有一層厚綠泥石於水晶上(即或填充於晶洞中的綠泥石),綠泥石除走後
中上:同上成因,但綠泥石未有完全除走
右上:微小的片狀綠泥石結晶形成的外套(非填充),準確來說這類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綠泥石外套(coating)
左下:同上成因,但分佈較零散
中下:與左上相同成因,現場新鮮把填充綠泥石除走後露出石英晶體的模樣
右下:填充於晶洞中,但只覆蓋了部分水晶、「沉澱」於晶簇間的產狀


-------------2019-4-14-------------:

皮殼狀的矽孔雀石及孔雀石伴生黃銅礦、閃鋅礦--01
同上
見右側石英中含微量的黃銅礦及閃鋅礦
同上背面
見左下及右下兩嵌於石英中較明顯的閃鋅礦晶體,黑色位置亦有
皮殼狀孔雀石及硅孔雀石伴生方鉛礦、閃鋅礦等
妬上
同上背面,見閃鋅礦(紅褐色及淡黃色)及方鉛礦(銀色)等
同心圓放射狀(radial)及粒狀夾雜的綠泥石(chlorite)
看似白母雲
同上類的另一小塊
綠泥石(chlorite)中伴有方鉛礦(galena)閃鋅礦(sphalerite)及黃銅礦(chalcopyrite)--01
上部為褐鐵礦(limnoite)/針鐵礦(goethite)上伴生白鉛礦(ceruusite)/硫酸鉛礦(anglesite)(白鉛礦可能性較大)晶體
見此件中的方鉛礦的結晶較大,故解理面光澤明顯
同上側
見比較集中的微量黃銅礦、黃鐵礦、夾雜方鉛礦閃鋅礦等
綠泥石(chlorite)中伴有方鉛礦(galena)閃鋅礦(sphalerite)及黃銅礦(chalcopyrite)--02
上部為褐鐵礦(limnoite)/針鐵礦(goethite)上伴生白鉛礦(ceruusite)/硫酸鉛礦(anglesite)(白鉛礦可能性較大)晶體
此件的方鉛礦稍多
綠泥石(chlorite)中伴有方鉛礦(galena)閃鋅礦(sphalerite)及黃銅礦(chalcopyrite)--03
上部為褐鐵礦(limnoite)/針鐵礦(goethite)上伴生白鉛礦(ceruusite)/硫酸鉛礦(anglesite)(白鉛礦可能性較大)晶體
同上背面
見上方有一微小晶水月一口口
同上所述,稍放大
見淡黃色的晶體可能是閃鋅礦(sphalerite)或砷鉛礦(mimetite),伴生方鉛礦(galena)及陽起石(actinolite)
同上再稍放大
同上
綠泥石(chlorite)中伴有方鉛礦(galena)閃鋅礦(sphalerite)及黃銅礦(chalcopyrite)--04
上部為褐鐵礦(limnoite)/針鐵礦(goethite)上伴生白鉛礦(ceruusite)/硫酸鉛礦(anglesite)(白鉛礦可能性較大)晶體
此件中的白鉛礦/硫酬鉛礦晶體是品質最佳的一件,晶體清𥇦、較大、產狀群、形態較好

同上小分析
稍放大
見白鉛礦/硫酸鉛礦晶體產於褐鐵礦/針鐵礦(應還有微量我未能辨識的其他氧化物)上
白鉛礦及硫酸鉛礦是(一般來說)方鉛礦的次生礦物(如孔雀石為銅礦的次生礦物般)
但兩者成份不相同,分別為與碳酸及硫酸的進行化學反應的產物,一般會先轉化成硫酸鉛礦,後再轉化成白鉛礦

再放大
再放大


一中型水晶簇,晶體較長
同上,左側有數微小平行、類似假象的切痕坑溝
綠泥石(chlorite)中伴有方鉛礦(galena)閃鋅礦(sphalerite)及黃銅礦(chalcopyrite)--05
上部為褐鐵礦(limnoite)/針鐵礦(goethite)上伴生白鉛礦(ceruusite)/硫酸鉛礦(anglesite)(白鉛礦可能性較大)晶體
同上背面
綠泥石(chlorite)中伴有方鉛礦(galena)閃鋅礦(sphalerite)及黃銅礦(chalcopyrite)--06
上部為褐鐵礦(limnoite)/針鐵礦(goethite)上伴生白鉛礦(ceruusite)/硫酸鉛礦(anglesite)(白鉛礦可能性較大)晶體
同上背面
一件黃銅礦較集中的標本
綠泥石(chlorite)中伴有方鉛礦(galena)閃鋅礦(sphalerite)及黃銅礦(chalcopyrite)--07
上部為褐鐵礦(limnoite)/針鐵礦(goethite)上伴生白鉛礦(ceruusite)/硫酸鉛礦(anglesite)(白鉛礦可能性較大)晶體
此件是標本中最大的一件,相當沉重手。包含兩微小晶洞。
(其實可以採到更尺寸更大的標本,只是不想佔太多位置來保存、及回程時負重太多)

同上,其中一斷裂面可見內裹的礦藏(亦是鉛鋅礦等)
同上述,其一小晶洞
同上放大
見扁平條狀的陽起石晶體及方鉛礦、閃鋅礦等

同上



















其一小晶洞
見中下、右下的陽起石晶體(淡綠色)

同上放大
見微小的數顆、深至淺綠色的扁柱狀陽起石晶體
同上
含閃鋅礦、方鉛礦的岩脈標本
皮殼狀的矽孔雀石及孔雀石伴生黃銅礦、閃鋅礦--02
此件的矽孔雀石較多
同上背面,見豐富的方鉛礦及閃鋅礦等,頗重手(主要是方鉛礦的比重較高)
見皮殼狀的矽孔雀石,十分脆弱,很容易被剝下(右下方角的一小塊曾崩裂,故曾經過黏合)
其他的一些較可觀的白鉛礦/硫酸鉛礦的晶體
見中間「星狀」的白鉛礦/硫酸鉛礦晶體
同上
再另一小件




見另一「星狀」晶體(側面角度)
有淡黃色氧化鐵外套的水晶單晶(yellow iron oxide coating on quartz)伴生方鉛礦
(並非黃水晶)
同上
見有數小顆串連的方鉛礦晶體附在側
這件是唯一方鉛礦於空洞中的完美結晶
見有微暈彩
同上
放大下
見大致呈立方的方鉛礦晶體


含陽起石/赤鐵礦異象(phantom quartz with actinolite/hematite inclusion)的較長、品質略佳的水晶簇--01
此礦脈中的水晶中的異象集中在晶體根部,大致為柱狀/條狀,顏色為紅至綠色...陽起石亦有紅及綠色的產狀。我不能100%肯定內含物,但陽起石的可能性十分大。
上圖可看到大部分的異象內含物,中間最大的晶柱中的暗色物位置也是包裹物



見其一晶體內根部的異象(紅色)
同上
且上
另一晶體根部的異象內含物(紅色)
再見另一小晶體中較清𥇦的異象內含物(右)

見右上的大晶柱中亦有內含物(非污染物)
含陽起石/赤鐵礦異象(phantom quartz with actinolite/hematite inclusion)的較長、品質略佳的水晶簇--02
此角度已可見其中數處的內含物(根部左、中/綠色)

另一角度
此件中較清𥇦的暗綠色異象內含物
同上
同上稍改變角度,見影象折射成/在三個面上
含陽起石/赤鐵礦異象(phantom quartz with actinolite/hematite inclusion),品質較佳的水晶--03
同上,見根部的綠色條狀包裹物
同上
見下方被折射成二影象
一氧化物覆蓋、晶髒較長,品質較好的小水晶簇(oxide coating on quartz)
同上


另一品質較好的水晶簇
見下方的小晶體中有暈彩(內裏微裂迼成)
同上



-----------------2019-04-28------------



鱟殼灣
葡萄狀氧化錳(botryoidal manganese oxide)於石英上
鱟殼灣
雙尖水晶(DT quartz)於水晶簇上
伴有痕量異象淡綠色包裹物
同上
同上
䃟石灣
暗肉色的鈣鐵榴石(Andratite)、磁鐵礦(Magnetite)、符山石(vesuvianite)、綠簾石(epidote)共生--01
同上稍放大

同上

鈣鐵榴石、磁鐵礦、符山石、綠簾石共生--02
同上放大下(符山石、綠簾石夾雜)
這裏的符山石及綠簾石似乎都是條狀晶體,都是綠色,皆為透明,故較難分辨
隨便一塊磁鐵礦

鈣鐵榴石、磁鐵礦、符山石、綠簾石、螢石(fluorite)共生--03

同上
主要見螢石塊(無色)、淺綠色的綠簾石/符山石、鈣鐵榴石(褐色)
唯一件晶洞中的完美磁鐵礦晶體(錐狀的八面體)
同上
紅粉海岸
褐鐵礦假象黃鐵礦(十二面體)(limonite pseudomorph after pyrite)
同上
紅粉石礦洞內集得的石墨(graphite)碎件,比洞外的品質略高
(因我該日時間不足及背包已十分重,故只隨意取了數小件標本)
同上的例子
同上
紅粉石礦洞
板岩(灰白色)之間的石墨片岩(graphite schist)層
同上
以上述石墨塊隨手所寫的字(不太好控制)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01
(yellow/red phantom quartz cluster)
同上
同上
見金黃色的砂晶,如金沙般

同上稍放大內含物處(紅點)
這些紅點最有可能為赤鐵礦(hematite)
同上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02
此件的黃色砂晶更深黃,偏橙(非氧化物污染)
同上(右下方較大片的白色位置為自癒面)
同上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03

稍放大
其一白異象金字塔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04
同上
較明顯的紅色包裹物晶面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05
同上,見例子:左上的淡橙紅色異象金字塔層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05-2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06
表面的砂晶中,偶意會夾雜黃砂晶背後,於晶柱面積聚的少量紅色內含物的顏色
同上,見晶柱面較明顯的紅色斑點內含物(赤鐵礦)
同上
見晶體的純度頗高,金黃色的砂晶如金砂般在晶柱表面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07
此件的黃色異象金字塔層最為明顯,算為稀有的黃水晶(citrine)
同上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08
同上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09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10
此件的砂晶覆蓋較多

同上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11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12
右半側是偏平的自癒修復面結晶
同上

同上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13
此件的砂晶覆蓋較少
同上



同上放大下
另一處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14
此件屬較少見的大水晶簇


同上



同上側,見左方有一修復裂縫的偏平晶洞(微細的砂晶)
亦可見此石英脈中的橙黃色包裹物元素(非氧化物污染)


在其中一個晶面有砂晶覆蓋、有紅色/黃色包裹物的異象水晶簇--15
此件屬較少見的大水晶簇
同上,見較大的晶體
同上
同上
(見此十五件晶簇...加上其他同行所集的少量標本,背包的重量實在是很重)
一些光透下的水晶
異象金字塔

紅黃色的包裹物

紅色的包裹物斑點





新增說明文字
担竿洲
石墨片岩(graphite schist) --01(曾貼於礦石集(五)/現提高相片質素重新發佈)
(礦石集(五)中所貼)

隨手簡單速繪一橋
比起鉛筆,因此石塊接觸面不平,時大時細,顏色亦時深時淺,不能精細描繪,因此畫得一般。
同上
担竿洲
石墨片岩 --02
担竿洲
葡萄狀至鐘乳狀的褐鐵礦/赤鐵礦質 --01
(botryoidal to stalactite limonite / hematite)
同上
同上

担竿洲
葡萄狀至鐘乳狀的褐鐵礦/赤鐵礦質 --02
同上
晶體的凹坑中有些硬泥(灰白色的),相當難以清理


2 則留言:

  1. ola encontrei uma pedra brilhante preta porosa bruta na areia da praia mais não encontro foto parecida na internet pra saber o nome ou tipo de pedra que é, gostaria de saber se tem como saber e se tem algum valor.

    回覆刪除
    回覆
    1. Olá, pedras que perderam sua aparência original geralmente são mais difíceis de identificar. Mas se for encontrada na praia, porosa e brilhante, geralmente é mais provável que seja obsidiana. Obsidiana é uma espécie de vidro vulcânico, você pode tentar encontrar informações relevantes na Internet. Sem ver o objeto real, minha resposta pode não ser completamente correta, mas espero que seja útil para você.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