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內容並不完全正確,為有待重制,需補充或有錯處的篇章,將於2021年起重新發佈**
此篇由專業歷史研究組織-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所作,有關香港石墨礦場資料的篇章。(但根據手頭上有的數幅礦產圖所示,除了文中有提及的數個石墨開礦點外,其餘應該還有數個石墨礦點,相信是因沒有找到這些礦點的詳細資料故文中未有提及。)
另我已到訪了其中部分石墨礦場,暫時只有以下相關記事:(未來會續探)
《米埔担竿洲石墨礦場小記》
《東涌至大澳--半綑《綑邊-紅粉海岸[夜]、鱟殼灣至沙螺灣(鱟殼灣石英礦場、紅粉石石墨礦場、䃟石灣礦點補充)》(大嶼山大澳紅粉石石墨礦記)》
以下為經我翻譯的文章,希望大家細閱,也可了解更多背後有關的歷史
=============================================================================
Tymon Mellor:
在太平洋戰爭(ww2)結束後,全球上石墨的價格隨著鋼鐵需求的下降到達頂峰。 石墨礦於大磨刀成功開採後,數探礦牌照亦續發出,以便在5,60年代期間於新界各地勘探石墨。 勘探需要一筆低額的資金投資,這筆資金對鑒定勘探的發現、及開發礦山所需的投資是重要的,若不重視這筆資金、結果可能將導致公司破產。
如礦務部中記錄,石墨礦場的位置,及勘探位置見下圖所示。 探討的三個地區包括; 大嶼山、新界西北及西貢。
大嶼山 - 大磨刀
大磨刀的石墨開採首次由Ng Fuk Black Lead Mining Co於1952年2月註冊,詳情請參閱大磨刀石墨礦場篇章。採礦在臨時“採礦許可證007”及後則於採礦許可證2/55和49/64下進行。
大嶼山 - 紅粉石
1962年1月,向九龍處的Chuck Yat Pang先生和Ying Hak Chow先生,發出對於大嶼山北部20英畝地區的勘探許可證PL 17/62。 地址位於大澳以東海岸的紅粉石處的岬角。由於缺乏進一步的跟進,未有指出任何重要礦點位置。
新界東北
新界東北 - 担柴山
1952年10月,G M Gillard先生在担柴山地區申請用於石墨的開採許可證,及後臨時採礦許可證023正式簽發。政府注意到該地區存在非法採礦,而基於英國軍方的擔憂,故對此實施了一些限制措施。軍方關注於吐露海峽活動的海軍部隊的安全,並堅持要求將爆炸物的儲存保持在最低限度,並且可以在不另行通知的情況下將被許可人從該地點驅逐出境。為期六個月的執照於1952年11月3日由執行委員會批准,從1952年11月25日開始,隨後曾續期延長兩年,直至1954年11月24日。
我無法找到任何記錄。然而,南華早報於1955年9月報導,Hing Yip礦業公司的George Michael Gillard因在担柴山經營黑鎢礦(鎢礦)礦場而被定罪。報導指出,他的採礦許可證已於1954年11月到期,但在1955年2月,亦有40名工人受僱於採礦作業的進行,直至1955年2月21日為止。最終Gillard被罰款港幣500元。
新界東北 - 深涌 1955年9月,一採礦許可證,ML16 / 55被授予SA Shah先生,並於1957年3月轉移到大磨刀礦場的運營商-五褔Black Lead Mining Co。該許可證覆蓋了深涌以北40英畝的土地。 由於1955年的“香港年度報告”指出“新界其他地區中的兩個新區域正在進行勘探作業[對於石墨]”,因此對此發現亦持樂觀態度。
然而,我沒有找到任何礦場的作業跡象,但上址肯定曾進行探索性挖掘(勘探)。 但有趣的是,於1963年該地區的航拍照片中,附鄰的岬角上有着看似是臨時性質的建築物,這有可能是礦工的陣所。
新界西北
Mount Kirkpatrick West
1955年3月,Mount Kirkpatrick處的河谷地區被提交了一份採礦許可證申請。這些記錄沒有記載許可證的授權或提供參考編號,但已知於1955年頒發了勘探許可證,SA Shah先生獲得了PL6 / 55,並於1957年3月轉移到了-五褔Black Lead Mining Co,與深涌地盤的探礦牌照同時。五褔 Black Lead Mining Co正在運營大磨刀的石墨礦場,並且正在積極尋找新的石墨礦藏,此處很可能是其中一個探尋的目標地點。
1966年4月,勘探許可證PL23 / 66頒發予九龍的Au Shui-Kai用於開採石墨。許可證區域覆蓋了河谷與相鄰的山坡。
洲頭
二零零六年二月,中環的Wong Yat-ping先生請求探礦牌照-APL 44/60,用於洲頭村後面山坡上的一個地區。 在英國軍方作出意見後,所要求的區域在經過調整後發出,以避開鄰近的軍隊操練區。
1959年11月,九龍的G M Gillard先生向米埔新村申請勘探許可證用於勘探石墨。 該地的邊界已與英國軍方協調,以避開附近的軍隊操練區。
現時的地質圖標示了該區域含有石墨,表明此處可能曾找到了「一些東西」,但產品(石墨)的質量不足或低下。
担竿洲位於米埔濕地中部的一個小崗丘上,該處是一個小型民居(村)。周圍環繞著魚塘,包括北面的邊界圍欄和白鶴洲警崗。該地現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米埔遊客中心-的所在地。該地區的地質構造包括在山丘頂表上的粗粒雲母片岩,岩中含有大量石英。周邊地區則有着呈粉紅色、帶有斑點的細粒石英片岩。偶爾出現偏黃色的砂岩的窄透鏡體。
石墨在小山丘的北翼側、水井的側壁中被注意到,這直接引起了各方對該地的興趣(開採)。該地區的首個採礦許可證於1955年2月(ML3 / 55)頒發予九龍的Man Kwai Chi先生。他最初僅申請對於石墨的開採許可,但在1957年8月添加了對礦物鈦(Ti)的開採。該牌照佔地5英畝,位於深圳河河口。但他似乎未有找到任何有價值或重要的礦物。
ML3/55許可證地段(這只是1955的首個地段範圍,後來擴大) |
後來根據Yiu先生及Davis教授評估的分析報告,新界石墨礦業有限公司(New Territories Graphite Mining Co.)成立以開發該礦,資本為港幣20萬元。公司董事包括R J R Elias先生,H L Rothstein先生,Davis教授以及K S Yiu先生及其夫人,Elias先生被任命為公司的董事長。 Elias先生和Rothstein先生承諾在日後將提供高達160萬港元的資助。
Yeung的評估後來被駁回,因它的評估是在家庭實驗室中所進行的。 但進一步的測試表明,固定碳(fixed carbon)含量確實低於1%。 有了這些信息,Elias先生和Rothstein先生於1966年7月底決定暫停礦山的運營並取消訂購Bauers Hurricane粉碎機的訂單。 Yiu先生不同意該決定,並指出其他樣本的碳含量高達18%。 他認為暫停工作還為時過早。 Peng博士探訪了該礦並取樣進行測試,他們亦表示石墨含量低於2%,而大磨刀礦的含量則為76%。
隨著1973年大磨刀石墨礦的關閉,香港對石墨的「調情」興趣終於結束了。 與許多行業一樣,在世界其他地區發現了成本更為便宜的來源,使得香港有限的供應在全球市場環境中不再具有競爭力。
hi,你好。謝謝你的分享,關於香港的礦場資料非常詳細,非常有用。
回覆刪除請問會不會去看看深涌的石墨礦?在深涌往荔枝莊的途中,有一大片石墨礦脈。風化的很厲害。
深涌處的石墨礦點在約一兩年前當時已注意到,但暫時還沒有到訪該地作詳細探尋的打算,因為目前已有十多個較重點探尋的礦場排程在前。現有你之言,可能會將其次序稍移前吧,但最快可能也會是1年後之事⋯⋯無論如何亦感謝你的留言,對此站的小支持。
刪除也提一提醒你,你留言在上的此篇石墨記事,實際上並不完全正確,且待完善;礦場內容有錯漏、實際上有更多勘探石墨的礦場。如我在網站頂部提到,我會在今年起盡力在未來陸續研究並制作相關記事,希望這些篇章在未完善前不會讓你接收到錯誤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