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接四面八方、廣為人所熟識的山坳--鉛礦坳 |
鉛礦坳(Lead Mine Pass),一個作為山中交滙處且遊人常駐經的山坳口;香港最高的大帽山、郊遊美景「城門水塘」、針山及草山兩座高山附近、路通荃灣、大埔等...幾乎所有山友對此地都不會陌生。其地名當然有其由源,鉛礦坳--顧名思義,自然是曾有鉛礦的開採,造就了現在的「鉛礦坳」。
可是每當再細想一層,既稱鉛礦坳,但卻不見鉛礦...那「鉛礦」到底遁隱何處?想必這是不少人在細想鉛礦坳之名時,對其歷史所曾作出的疑問...地質師朱晉德先生及香港工業歷史組織(INDHHK)等人,在研究香港礦業時也曾對鉛礦坳的歷史作出疑問,我自己當然亦不外乎。組織就此曾作6篇相關記事來探討,到底「鉛礦」的位置何在...(該6篇小記事可到另一記事中查看,我作了一重點小𣾀整)
============================================
-根據探尋所得,我將鉛礦坳鉛礦場開採活動分為兩部分,分別是「主要開採作業」及「次要開採作業」。「主要開採作業」地區是相對來說開採活動較集中、規模較大(如礦洞及露天開採的大小)的開採地區;「次要開採作業」地區則是相對開採活動較零散、規模較細小的開採地區。「主要開採作業」的痕跡相對明顯易尋、「次要開採作業」的痕跡則部分不明顯。
此篇為鉛礦坳鉛礦場的【第一部分】,內容主要有關研究「次要開採作業」,即相對開採規模較細小的開採區域及鉛礦坳鉛礦場的相關歷史之類的初步小資料,還包括對於礦物的小分析。而【第二部分】主要記錄「主要開採作業」的內容則可到另一篇章中查看。尙有【第三部分】為探討有關鉛礦坳的鉛礦場的結構及運作情況。
|
左:鉛礦場中所採集的一件方鉛礦(galena)標本
,為鉛礦坳的鉛礦場開採的主要鉛礦石,風化磨損頗重
右:目前於次要開採區域中所見,其二保全較為完好的小型古礦洞,已有超過100年歷史之久 |
最近開始對鉛礦坳地區的鉛礦作初步的研究,經過推測及探尋,終尋得數個很大可能的開採區域,應就是鉛礦坳的「鉛礦」。礦洞的狀況普遍並不良好,絕大部分已塌,結構極不穩固。但仍有數個相對保存「完整」仍可走入的礦洞。由於洞內無法採集、洞外的碎礦風化、植被濃密等原因,礦物的探尋相當困難。
事實上在我的預期中,鉛礦坳的鉛礦探尋應將十分困難。其作為香港其一已知最古老的礦場(由開採至今已有約150年之久遠)、久缺資料、範圍廣闊、一帶植被亦相當茂密。本來我是把鉛礦坳的探尋次序放到所有探尋計劃中的尾部。但自基本上皆已到訪鉛礦坳附近的其他可能鉛礦後(梧桐寨鉛礦、甲龍鉛鋅礦、川龍鉛鋅礦),便打算「一氣呵成」將就在鄰近不遠、那一最為神秘的鉛礦坳亦順道一併作計劃探尋。
組織對鉛礦坳鉛礦位置的兩個主要傾向是:鉛礦很可能位於現時城門標本林處、及該鉛礦有可能是位於附近的鉛礦(碗窰、梧桐寨)。但在經過後來自己所作的一些考究後,對於其第一點傾向,我認為鉛礦並非位於標本林處,而是另有他處,並推測出數個可能的開採區域,最後確實找到了那鉛礦的位置,但有很大部分的開採區域應被工程等發展淹埋、或被茂密植被、大型塌坡埋沒;至於第二點傾向,此我認為有一定的可能性,但碗窰的鉛礦探尋又是另一個故事,其資料比鉛礦坳更少,目前還不曾研究過。至於梧桐寨處的鉛礦場,理應不會經由鉛礦坳之遠來運送礦石,且有其他更快捷的運送路徑(如東面往大埔),故梧桐寨應並非是鉛礦坳的名稱來源。
========================================
- 一些由前人所作、及少量我所作有關鉛礦坳鉛礦場的初步資料:
上文:
一些小型開採曾於大帽山頂附近和鉛礦坳附近進行。 這些工作主要是沿著「大帽山組(
Tai Mo Shan Foramtion)粗晶屑凝灰岩」內一些狹窄的斷層帶中散佈的Pb-Zn-Cu(鉛-鋅-銅)礦化作用。 這些開採工作皆為非商業規模,且沒有任何關於其運作的記載。 據Weld(1915)和Peng(1978)的報告,這些礦石由方鉛礦(galena)與閃鋅礦(sphalerite)以及次要伴生的黃鐵礦(pyrite),黃銅礦(chalcopyrite)和磁黃鐵礦(pyrrhotite)組成。
(「鉛-鋅-銅」所指的主要礦物分別是代表「鉛」的方鉛礦(galena);代表「鋅」的閃鋅礦(sphalarite);及代表「銅」的黃銅礦(chalcopyrite)。這些礦物我亦曾在香港其他礦點集得標本,有興趣可到網站中其他記事查看。)
-即鉛礦坳的鉛礦應為小型開採作業,如針山那一般規模類型的大型貫通山體的礦洞應不存在於此區域的鉛礦場中。在1900前的早期年代,開採的工具亦較有限,當是以人手開採,以小型礦洞及壕溝的露天開採方式開採。